活动计划,如何做好一个活动策划方案?
编辑导读:活动是帮助品牌快速拉动新裂变的重要手段。如何办一个活动利润最大化?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活动策划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作为运营人员,活动运营是我们工作中运用最广泛的推广手段。
尤其是在市场同质化严重,一个产品不具备明显优势的情况下,通过高质量的活动策划获取流量显得尤为重要。类似美团和滴滴的补贴大战,华帝世界杯,新世界第一公开课等。都可以算是现象级的爆款活动!但是这样的活动怎么建呢?我们可以将活动规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多任务二。制定促销主题三。用户画像和频道四。设计内容的形式五、节奏控制和人员配备六。预算分配七。数据结果的估计八。总结和反馈接下来详细分解这几点。
第一,多心
主题是一个中心目标。
活动被各种方式炒作,但归根结底无非是为了品牌化,带来新意,转化,活跃的目的。做活动要有新意?还是要转型?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保证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不会偏离方向。比如:拼多多的帮助是免费的,只是为了带来新的想法;移动感恩节礼物,每天一次免费抽奖,是为了推广用户;美团的降单是为了转型。多任务,即明确一个话题目标,分解细分。给团队制定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指标,并进行分解,只是为了确定未来要做什么,指导行动。分解的终极理想状态:逆来顺受,逆来顺受。很多时候,达不到目标往往在于无法将一个铁板一块的“大事”拆分成“小事”,以至于无法通过行动执行赋予“小事”。所以当你的老板给你一个大目标指令的时候,你首先要遵循SMART原则,把一个大目标拆分成几个明确、具体、可量化、切实可行、可实现、有意义、有明确期限的小目标。越详细越具体越好。至于分解方式,要么按照模块,要么按照自然过程。
第二,制定推广主题
所谓的推广主题也是来源于活动的目的,也是整个活动的指导思想。
如何制定活动主题?那么就要分析哪些用户会参与传播。产品是否存在其他产品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是知名品牌?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产品的亮点作为我们促销的主题。假设我们这次产品的突出特点是治疗“毛孔粗大”问题,那么我们的主题也可以围绕“解决毛孔问题”来做相关文章。不仅如此,让用户第一眼就抓住我们做的事情也是活动的核心。我相信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活动时,我们通常会用标题来判断活动的内容。只有活动的主题吸引了你,你才会产生下一个动作,否则直接忽略。同样,我们的用户也是如此。
第三,用户画像和渠道
1.识别活跃人群
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参与者。这就提醒我们,在宣传推广之前,一定要先做好用户画像,找准活跃人群。然后根据不同的年龄、文化水平、用户习惯,设计不同的活动路径和玩法。
可以根据精准的用户人群和痛点来确定最佳最有效的活动主题。如果你不知道目标用户和痛点,那么你的活动肯定得不到共鸣,必然会影响参与人数,无法完成指标。比如樊登读书会春节好书免费阅读活动,针对的是阅读爱好者;Keep为期14天的零基础马甲训练活动,针对的是运动爱好者。人群清晰,志同道合。如果你提前积累了这样一批种子用户,然后给他们投票,在他们的带动效应下,你一定会有更好的活动效果。了解了目标群体,就可以确定后续的推广渠道。我们一般从以下角度选择: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
外联媒体:本节需要活动负责人和执行者联系。选择一些与自己活动主题相近的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这种合作以资源置换为最佳合作方式。和活动平台的推广一样,都是一样的。你需要主动联系。不过活动平台一般收费比较多。业内朋友:建议选择在圈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人,或者自带流量的朋友。注册用户:一般来说,用户的社交圈比较一致。如果注册用户帮助推广活动,可以撬动更多对活动感兴趣的人。但最好是用优惠的方式,比如降低挂号费。行业组织、社团:找到与活动主题相近的社团、组织,请他们帮忙宣传或者集体报名。其他方式:如邮件、微信一对一联系等。,可以试试,会有一点效果,但是用户体验相对来说不是很好。
只要有足够的预算,线上线下、PC端、移动端都可以推!但是!预算总是有限的,这会考验你如何用更少的钱达到更多的曝光目标?
如果能找到一个钱少效果好的渠道就太好了。只有选择与活动目标用户画像相匹配的渠道,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预热,造势。和在活动开始之前,一定要列出你拥有的所有资源渠道,量化每个渠道的效果和指标。比如你的活动渠道只有微信官方账号和社区做铺垫,你要判断这些渠道使用后是否能达到你活动的预期目标。如果不行,就要去挖掘其他渠道。比如找其他大号互推,在豆瓣贴吧发帖等等。为了取得好的结果,做一些有目标的事情。
四。设计内容和形式
因地制宜,不同渠道,不同内容形式。
常见的活动内容呈现形式有:图片、软文、视频、音频、H5等。如果选择不同的渠道,就必须设计出最适合那个曝光渠道的内容呈现方式。不仅如此,这个活动能否脱颖而出,还与活动本身的形式设计密切相关。这一步是关键的一步,会直接影响活动的参与人数,从而影响活动的最终效果。我在活动交互方式和规则的确定上,列举了几个值得注意的点:1)有趣又创新活动有趣,刺激用户参与,分享有利因素。抓住用户的兴趣点,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满足用户的虚荣心等。,从而形成二次或多次传播达到活动扩散的目的。2)用户盈利主要是为了迎合用户贪小便宜的心理,奖励可以是实物或者优惠券、虚拟货币、道具、称号等。如果是实物,就把它的照片放在活动页面最显眼的地方。很多时候,虽然用户知道中奖率很低,即使参与也不一定会中奖,但是看到奖品的实物照片,还是会发自内心的被这个活动吸引。3)顺势而为(节假日、热点事件)心理学有“心理唤醒”效应。运营者在策划活动时,要及时抓住当前的热点新闻事件和热点人物,结合自身的活动策划,因势利导,达到传播的目的。4)过程简单少思考策划活动的时候,流程一定要简单。如果活动进入门槛高,用户会觉得麻烦,放弃参与活动。隐形用户拒绝上门。用户数量从看到活动到完成活动就像一个漏斗,每一步都在减少。要避免用户流失,简化参与步骤非常重要!之前Google的AI智能“猜一点歌”其实就是门槛太高,导致很多用户觉得太难,没有形成大面积的覆盖和刷屏。5)加强用户引导就是确定活动的大致流程,以及用户每一步应该做什么。虽然不需要具体说明每个步骤怎么操作,但至少用户的动作要清晰。比如:抢春运期间的火车票,携程,美团等。只要进入火车票页面,就会出现“抢票”按钮。当你在行程结束后选择下一页的时候,你一定会再次看到“抢票”这个按钮,甚至在没有座位的车次后面会不断出现“抢票”这个标签。这是为了加强用户引导,强化我们活动的目的。
gt gt图为携程APP截图
第五,节奏控制和人员配备
控制节奏就是安排推广时间。其实控制时间最能体现一个活动运营的能力。
不同的主题,渠道,怎么推?什么时候推?你什么时候分发礼物?什么时候结束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节奏的问题。很多策划人在活动中往往控制不住时间和细节,导致一致性影响后续操作,最终效果不好!如何把握?具体时间不好说。一方面需要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是你的推广经验。我的经验是做一个时间表,规定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由谁负责,截止日期前必须交付什么。确保所有员工配合默契,秩序井然。详情请参考下图:
执行董事和巡视员怎么安排就不多说了。设计、技术、运营、文案、媒体...
大大小小,各种执行都需要每个具体负责人去做,而验收人就是检查监督做好的内容,等等。实现起来也很简单。根据这些要素,负责人会做一个Excel表格,交给所有被执行人,被执行人可以按时记录上报。
不及物动词预算分配
确定流程后,其实每个环节的大概成本就出来了。利用excel计算出各个渠道、各个环节的预算,更有利于我们对活动的掌控,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伸缩。
这里的预算,必须留出应急储备!!!,做到万无一失,保证活动顺利进行,不出大差错。比如智联校园的锦鲤鱼活动,直接发现金红包,金额和数量都写得清清楚楚。先不说这个活动的效果,因为还涉及到前期宣传的费用等等。但是这个活动的硬成本是很清楚的。 gt; gt图为校园招聘服务号中的海报截图另外,我们有时候需要协调相关资源。【/s2/】比如活动涉及到推广渠道和财务赠品的支持,甚至可以谈跨行业合作。
七。数据结果的估计
这里会涉及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经过多次合作或实践证实的渠道,推广效果可以根据经验直接估算。
如果是第一次策划活动,刚开始当然是主动和渠道负责人沟通,了解曝光位置和预计效果。比如一个站首页的banner,历史数据大概带来多少人;之前贴的某站视频,过去有多少曝光度?你甚至可以要求他们给你背景资料的截图...
八。总结和反馈
没有全面的活动总结,活动只会越来越差。
复盘有四个原则:回顾目标:最初的目标是什么评估结果:与预期目标相比有哪些亮点和不足分析原因:是什么导致了失败/成功总结:优化到下一个计划复试不仅仅是为了下一次活动,更是为了让你的能力在反思中快速提升!最后,我想建议一些提高你运营能力的方法。除了自己执行的活动,也要多关注别人的活动,尤其是刷屏的案例,看看别人的想法是什么样子的,过程中是怎么操作的。这样可以帮助你快速思考和总结,以便在自己的产品中重用。本文由@刘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复制。字幕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