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案: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资难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促进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
1. 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的基本概念和形式:介绍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的融资方式。
2. 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影响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的内外因素,包括企业规模、财务状况、行业特点、政策环境等。
3. 中小企业动产融资发展策略:在深入分析中小企业动产融资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借鉴,提出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的发展策略,包括政策支持、创新型融资工具的引入、信用体系建设等。
4. 案例研究: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进行深度案例研究,分析其动产融资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 提出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对促进中小企业动产融资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期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高其融资效率和融资能力。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法规政策、学术期刊等,对中小企业动产融资进行理论分析。
2. 实地调研法:选择若干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访谈,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定量数据,以了解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的实际情况。
3. 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通过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 案例分析法:选取经营情况较好的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其动产融资的运作方式和成功经验。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点
1. 预期结果:明确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的影响因素,提出适用于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策略,并针对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以实现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的可持续发展。
2. 创新点:通过深入分析研究,从多个角度探索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的问题,包括研究动产融资的影响因素、提出创新融资工具和建立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创新点。
五、研究进度安排
1. 第一阶段(一个月):文献资料收集和理论分析。
2. 第二阶段(两个月):中小企业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
3. 第三阶段(一个月):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4. 第四阶段(一个月):研究结果与写作。
六、研究限制
1. 数据采集的局限性:由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多种多样,调研和问卷调查中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时间和资源限制:受制于研究所需的时间和资源,可能无法涵盖所有中小企业的情况。
七、参考文献
1. 李佐良. (2019). 中小企业动产融资研究综述[J]. 信用建设,(23):130-132.
2. 杨海滨, 王小波. (2018).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动产融资创新模式研究[J]. 工业经济论坛,(30):131-134.
3. 毛宇峰, 刘建平, 黄龙校. (2017). 中小企业动产融资路径研究[D]. 东华大学.
4. 陈启宏. (2016). 中小企业动产融资难与对策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