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系最新设计,搭建会员体系的3个注意事项?
产品和用户是通过服务连接起来的。随着服务的深入,有的用户选择继续,有的用户选择离开。
一个用户从接触服务到最终离开的生命周期,就是一个完整的用户生命周期。任何产品都希望不断延缓用户离开的时间,最大化用户在其生命周期中的价值。
如何让用户按照产品的预期方向发展?
这里用的方法是用户运营,其中用户感知最强的是用户会员体系。
会员分为免费会员和付费会员。付费会员的核心主要是利润增长,免费会员主要是用户留存。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围绕免费会员体系构建会员体系的思路。
I .成员和用户的分层
构建会员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各种运营手段,提高不同类型用户在产品中的活跃度、留存率或付费率。核心是将用户群体拆分成各种特征明显的群体,有针对性的设计运营方案。
在用户运营体系中,有一个经典的框架叫做AARRR模型,即获取用户,刺激活跃度,提高留存,增加收入,传播推荐来达到这个目的。
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适合构建会员体系。
它不适合某些格式和某些开发阶段。当用户基数过小时,划分出的用户群特征容易受到极值的影响;当用户数量过多时,用户群特征进一步扩大,无论如何分层都难以满足业务需求,难以制定高效的运营方案;对于婚礼、买房这样的超低频消费场景,大部分用户一生消费不超过两次,不需要设置会员制度。
以电商为例,用户的大致行为路径如下:
用户注册、下载、观看、下单、购买的路径一步步流失。作为运营生最想引导用户完成的核心指标,就是付费和购买。在持续服务的过程中,用户会呈现漏斗状转化:
可见用户群体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整体。用户大致可以分为新用户、活跃用户、付费用户和流失用户。很难通过一个统一的方案来促进用户目标行为的转化。针对不同层次用户的不同运营策略,是对用户的分层运营。
所以在明确了会员体系建设的目标后,会围绕不同层次的用户采取不同的运营策略。但是运营资源总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把有限的运营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用户身上。如何衡量用户价值是会员分级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会员分级:衡量用户价值
会员分类要充分考虑用户分组后的群体特征和产品属性,注重提升会员等级的成长体验。
会员等级的增长围绕着指导用户转化的核心指标,它取决于用户完成具体的转化任务。设定任务时,需要综合成长率、奖励分配、消耗时间。用户价值是通过任务的产出或完成率来衡量的。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过积分,积分越高,用户价值越大。
以淘金为例,围绕用户购买的整个环节,从浏览商品到搜索购物,设定用户的积分获取方式,激发用户的持续转化。
通过浏览活动、照片识别、搜索购物、群打卡等任务,持续引导交易转化的核心指标,让用户每天活跃。积分作为用户价值的衡量标准,具有用户获得感和消费感强的优势,在完成任务时有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获得感。
但是长期运营积分有以下缺点:积分的获取是围绕任务设定进行的,在产品的不同阶段运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随着运营进化到后期,任务设置容易滥发,导致通货膨胀,使积分贬值,使用户失去持续获取积分的动力;
针对以上问题,有两个建议:
- 用户获取积分的路径与核心转化目标严格绑定。以电子商务为例,可以采用“黄金标准”。用户只能通过消费获得积分,用户积分会按照消费金额的一定比例返还;
- 设置积分衰减逻辑,适当降级会持续刺激用户活跃。
用户基数达到一定程度后,任务设置效果逐渐达到瓶颈。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围绕核心指标的关键行为数据进行收集和建模,对用户进行评分。以淘气值为例:
- 购物评分:是最近12个月购物金额的综合评分。每一个订单,每一天,每个月,每一种商品,每一家店铺,都可以获得不同的最高分。另外,在高信誉商家购买的商品种类多,可以获得更多积分;
- 奖励积分:奖励积分是指最近12个月购买商品类别的次数,是文字评价、图片评价、跟帖评价、分享点击数、参与次数、购买交易天数、持续购买月数的综合得分,反映真实的消费体验。奖励积分受购物积分正向影响,购物积分越高,奖励积分越高;
- 基础分:基础分由当前信用等级决定。信誉等级越高,基础分越高,购物积分和奖励积分也越高。
初始模型可以建立在RFM模型上,该模型用于测量消费者的用户价值。后续将根据最近一次消费时间的新近性、消费频率和消费货币分别介绍。
通过简单的模型设计,可以很好的量化用户行为,运营学员可以直观的设置会员等级。但由于用户的获得感较弱,整个评分过程对于用户来说处于黑箱状态,很难直观感受到。所以评分时建议交叉分配分值和行为分值。
建立会员体系
三、会员制的价值基石:权益
要激励用户遵循运营预期的路径,持续转化需要用户能够感知的有形价值(利润驱动)和无形价值(情感驱动)的驱动。
有形价值包括功能价值、货币价值等;无形价值包括情感需求、关系链需求等。
结合不同的产品模型和业务场景设计不同层次的权益,有时同一产品不同类型用户的核心权益需求也是不同的。
以滴滴为例,滴滴是典型的双边用户模式,围绕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形成双边金字塔:
- 司机:核心是鼓励司机提供更多、更快、更优质的服务。所以任务设置都是围绕服务提供,比如高峰时段累计服务奖,优质订单会自动分配到优质司机系统。
- 乘客:出行服务,如免费升舱、快速通道、VIP客服、套餐优惠等。
用户权益的实现包括虚拟商品和实物商品。
虚拟物品,如爱奇艺会员、优酷月会员、流量、话费等。,可以被用户反复交换,引导用户行为形成持续交换的闭环,促进用户活跃。
对象更多的是积分的价值呈现,比如积分对IPhone等。在运营成本和用户体验可控的前提下,权益设计要尽量挖掘用户价值。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成员级别的数量不是固定的,可以是两个或更多,这取决于业务需求。但不要太多。如果系统建设初期等级太多,会增加操作难度。其次,过多的等级之间没有明显的价值区分,不同等级之间的权益差别不大,用户很难有继续跨等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