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怎样招生吸引人,七个招生技巧帮你快速招生?
如何招生,是很多校长老师头疼的问题。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实用的招生技巧:
①抓住孩子的心
当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去玩具店或食品店时,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收货还是介绍商品,售货员的重点都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他们知道孩子喜不喜欢直接影响家长的决定。
招生工作也很类似。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基本都是带着孩子的。孩子是否喜欢和接受这个幼儿园,对家长来说至关重要。现代父母普遍愿意尊重孩子的意见。虽然孩子喜欢,家长不一定喜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孩子不喜欢,家长肯定不会选择你的幼儿园。所以在做招生咨询或者带家长参观幼儿园的时候,如何巧妙地抓住孩子的心,需要招生人员开动脑筋。
南京有一家私立幼儿园,要求招生人员在第一次见孩子的时候,记住孩子的名字,孩子的生日,孩子的爱好。表扬孩子,和孩子交流。免费给孩子补课,比如节日组织孩子一起开展活动等等。
抓住孩子的心。这里反复强调的是聪明和艺术。要真诚,不要庸俗,不要一味的讨好孩子,否则会弄巧成拙。
②巧妙利用父母的“从众”心理
人们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都有从众心理。哪里受欢迎,人们就喜欢去哪里。虽然这里有些盲目消费的性质,但大多数人认为好的东西总是吸引更多的人。要么质量好,要么便宜,要么大众化。简而言之,它值得购买是有原因的。
招生时,家长的“从众”心理也要巧妙运用。比如有的招生人员在让家长咨询报名的时候,给家长提供咨询报名的家长名单,让家长产生“从众心理”。
北京有一所私立幼儿园。为了提高入园率和缴费率,他们在招生期间的周六、周日组织家长进行招生咨询活动,各招生点的招生人员也相应带家长参观幼儿园。因此,幼儿园很受欢迎。这样一来,很多犹豫不决的家长也能很快做出决定。
③营销中的成交条款
商界有一个经典案例:有一家卖早餐的小店。服务员每次问客人对茶叶蛋的需求,总会问:“先生,您需要茶叶蛋吗?”有人需要,有人拒绝。后来有人出招了。当服务员再次询问客人的需求时,他换了一种方式问道:“先生,您需要一个茶叶蛋还是两个茶叶蛋?”结果大部分客人都选了一两个茶蛋,茶蛋销量大增。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里面却有很多文章。第二个问题,其实是给客人一个暗示,一定会接受这个服务或者商品,只是在不同的服务方式或者商品数量之间进行选择。
作为民办幼儿园招生营销中最重要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雕细琢,招生语言的精心设计更是必不可少。
在幼儿园招生时,强调招生老师要熟练运用上面提到的语言暗示原则。家长要报名,就会说:“我帮你孩子报,还是你直接来学校报?”希望家长说:“你周六还是周日来幼儿园?”当你想让父母支付时,问“你选择a支付方式还是b支付方式?”通过这种改变语言交流的方式,最终在招生工作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④不要对父母说“不”
商场有一条金科玉律:第一,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二,如果客户不正确,请参照第一项。是指在营销中,销售人员不要轻易否定客户的观点或意见,虚心听取客户的意见或建议,然后逐步引导客户认可其所销售的商品或服务,从而达到营销目的。“对商品持怀疑态度的人通常是购买商品的人”是市场营销中常见的现象。
在民办幼儿园的招生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招生老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现状或办学特色时,个别家长总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提出问题,有的直接反驳你,有的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甚至违背教育规律的要求。如果有的家长认为你的学费与其他私立幼儿园相比太贵,要求在收费上打折;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太娇生惯养,要求幼儿园给孩子配专门的生活老师,家长发工资;有的家长要求幼儿园每周带孩子去一次肯德基等等。这时候如果招生老师直接和家长对立,很容易和家长发生争执,在沟通中形成“墙”。即使争论占了上风,家长也不一定会选择你的幼儿园。如果没有争议,父母的话显然是错误的,有些甚至是苛刻的,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显然是很难实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如下:
首先,不要急于否定父母的话,要肯定父母思想中的一些积极因素;
然后通过与家长的交谈,了解孩子的优缺点以及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帮助家长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逐步将其引入幼儿园倡导的教育理念中,控制谈话的主动权,逐步确立家长心目中教育权威的角色。这样招生的目的更容易达到。
所以,一些民办幼儿园要求招生老师不仅不能对家长说“不”,还要避免使用一些负面词汇,这是有其特定原因的。
⑤隐形父母的对立情绪
在某商场空销售柜台,一名业务员正在口吐白沫推销某品牌空转运机,围了一圈顾客。感兴趣的人正准备掏钱购买,突然听到人群中一个客户说“这个空转的不错,但是耗电量太大了”,随后又有几个客户附和。
如何化解父母的逆反情绪为例,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仔细考虑问题,提前考虑父母可能会提出哪些不同意见,如何处理;
第二,父母提出反对意见时,不要急着争辩,要巧妙的扬长避短;
第三,主动与对幼儿园感觉较好的家长交谈,控制整个谈话的主基调向有利于幼儿园的方向发展;
第四,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尽量减少家长负面意见的影响,比如另找老师单独与家长沟通,巧妙转移家长的话题。
⑥巧妙地提高入学门槛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现象:人们容易买到的东西,购买欲望并不迫切。还有人说“你抓到的东西总是很香”。所以有些商家故意设置一些玄乎的东西,比如“库存有限,欲购从速”、“最后三天清仓”、“想买此商品请等三天”,以此来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
在招生过程中,家长在犹豫的时候,这种刻意提高门槛的做法反而会促进家长的选择。常见的情况有:当有家长问某幼儿园班级是否还在招生时,招生老师的回答是:“恐怕会有些遗憾。我们班这次只招24人。昨天,20名学生报名了。今天还没有汇总各地的报名情况。不知道还有没有名额。我问清楚了再联系你。”过了一会儿,招生老师又打来电话,“现在只剩两个名额了。如果你今天能给孩子报名,我可以给你预留一个指标,否则很难保证”。
有孩子参加完入学考试后,招生老师告诉家长,“以你孩子现在的入学成绩,还没达到我们幼儿园的录取标准。”然后,看着家长焦急的样子,招生老师告诉家长“我们招生老师可以利用假期帮孩子补课,让孩子再考一次。另外,我会问幼儿园领导,看看能不能容纳他们”。
这个门槛要“巧妙地”提高。如果养得太高,可能会吓跑一批家长。如果提得太低,就没有实质意义。如果门槛设置得不巧妙,家长认为是一招,就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⑦做好准父母的管理工作
一些民办幼儿园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了对家长的管理。即使有些幼儿园做了这项工作,也只是对实际家长进行管理,而忽视了对潜在家长的管理。事实上,一些家长在第一次咨询时就对幼儿园产生了好感。后来由于各种因素,他们的孩子不能马上开学,打算第二年开学。如果不能及时跟踪,很可能其他幼儿园会在第二轮招生中抢先你一步。所以很多幼儿园往往每一轮招生结束后都会损失大量资源,这是一种浪费。
民办幼儿园的招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不仅仅是每年两次大规模招生。做好潜在家长的管理工作,将对民办幼儿园的持续招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大规模招生后,如何把潜在家长变成真正的家长,还需要幼儿园招生部门去研究。为此,有几点建议:
1.建立潜在家长档案,所有来幼儿园或在以下招生点咨询过的家长都要进入管理档案;
2.分析潜在父母的档案,根据父母潜在需求的强弱,设计不同的治疗策略;
3.对潜在的父母进行定期采访。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谈幼儿园招生,要和家长沟通教育问题,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困难;
4.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及时给幼儿园送去祝福和问候,加强情感交流;
5.定期邀请家长或孩子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一些重要活动,如开放日、幼儿园文化艺术节、亲子体验等。
以上七个招生小技巧只是幼儿园招生工作“技巧”层面中关于方法论的一些技巧。幼儿园要想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先练好内功,才能理直气壮的招生,做到“修身养性,一言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