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服务的创业项目产品策划书,中老人健康产业项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264018766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0635280人,占13.50%。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纲要(2016-2030年)》统计,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6亿,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目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无法解决当前的养老问题。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规模普遍较小,子女各方面压力较大,很难为居家老人提供全面的服务。然而,受传统观念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机构养老运营成本高,在中国的发展不容乐观。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构建以居家社区机构为协调、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未来将会出现大量的老年人口,传统的养老模式无法解决现有的问题。国家提出的养老服务体系远未成熟,如何更有效地解决成为未来经济爆发的关键。
领域认知相关行业现状:
我国目前主要分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救助养老机构和市场上的商业性养老机构。企业养老业务布局集中在高净值客户,导致忽视了占成年人口80%的中等收入老年人的需求。他们达不到政府的最低保障,入住公立养老院,入住高级养老院费用低。这也是国内一床难求的关键原因,商业养老院的床位空入住率高达46%。
目前中国的社区和居家养老市场还比较空白,机构养老地产居多,与医疗资源结合不紧密。相对富裕阶层的养老地产市场正接近饱和。中国的养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混乱,标准不明确,盈利模式有待探索。很多企业因为缺乏专业性,定位不清,对提供的服务和当前的需求不满意,陷入了“围城”。
其他竞争因素:传统养老模式存在弊端。例如,虽然家庭护理可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但它往往无法确保他们的安全。目前居家养老老人大多选择与子女同住或独居,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规模普遍较小,子女各方面压力较大,很难为家里的老人提供全面的服务,更何况是独居老人。
机构养老分为房地产模式、养老院和养老服务机构三种模式。房地产模式中,养老服务弱,房地产属性强。高端养老社区主要针对的是高净值老人,这也意味着买得起的人有限,重资产使得开发商很难快速扩张,基本都是以一线城市为主。养老院主要是针对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他们利润薄,极度依赖政策,所以私企占比非常小。
发展趋势:未来养老体系仍将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医养结合三位一体。其中,养老服务业涵盖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疗服务、生活照料、学习娱乐等,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贴近老年人需求的特点,蕴含着无限商机。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将快速发展,这也将有利于养老服务业。预计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7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22.3万亿元。未来5-10年,建国后的第二代“婴儿潮”即将步入老年。这些人的消费水平较高,消费观念相对开放,对晚年生活的品质和享受要求较高。而且尊老爱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大多数中青年人经常给老人买养老用品。这些都是未来养老服务业容易转型的潜在用户。
项目创新点概述:
设想的模式是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点的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各种线下养老服务,包括日常护理、紧急救助、临终康复、休闲娱乐和额外创收等。,几乎涵盖了老年用户生活中涉及的各种服务。从日常娱乐到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将推动本地医疗和养老在各垂直领域的全面互动和融合,促进上下游产业的互联网化。
项目设计概念:
以“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人性化设计、提高服务质量”为原则,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给予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更高水平的医养结合。设计思路:以社区养老为基础,以智能养老为辅助,以线上到线下为载体,服务全体老年人,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医院、居委会、三甲医院、社会福利院,发挥互联网信息平台优势,打破信息壁垒,将传统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打造全方位新型养老模式。项目创新亮点:我们的设计旨在创造一种新的服务提供模式,无缝连接老年人和医院等其他服务提供者。居住环境所产生的服务形态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这个项目的基础。在“温暖老龄化”模式中,我们在社区设立日间照料中心作为我们的代理场所,作为老年人的基层服务站,为所有老年人服务。日间照料中心通过“互联网+”联系“医、护、护”三大平台,我们与老人签订赡养协议,满足老人需求。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饮食供应、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的日间照料和托养服务机构。适合不想离开家人,但又想走出家门的老人。
可以提供的服务
日常餐饮服务、日托服务、保健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日常检查和紧急救助、文化体育教育服务和娱乐活动,包括旅游、聚会、创收、教育和学习等。
日间照料中心的选址和运营依托现有资源,与包括社区医院、居委会在内的各类保障机构合作,解决场地和人员问题,从而大大降低成本。通过我们提供的智能电子设备,可以在夜间保证。如果有紧急情况,日托中心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并赶去帮助,提供紧急医疗护理。对于一些外出有困难的老人,可以利用智能电子设备直接向日间照料中心提出服务需求,日间照料中心可以起到中介的作用。通过使用我们的平台,我们可以打破信息壁垒。日照服务中心将根据老人的服务需求,上门服务,安排就医。对于家庭成员短期无法照顾的失能失智老人,可以短期来日间照料中心,或者我们可以提供专业人员在家照顾,这样会让家人放心,给他们更专业的照顾。如果老人有其他需求,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们直接联系医院、福利院等机构。互联网Internet plus)为每个老人单独记录,并通过日间护理中心的定期检查来确保老人的健康。通过绑定老人个人信息的app,可以显示个人位置,看到同伴在哪里,活动场所有多少人,以及近期活动、聚会、讲座的通知。可穿戴式血压心率智能监测设备绑定日托中心。我们作为“客户服务”来保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如有异常,我们会及时提供医疗,联系三甲医院,并传达给老人的孩子和家属。活动信息会同时传到老人子女的手机上,子女可以报名让父母参加。
我们还可以提供餐饮服务。每周做一份菜单,现场做一份鸡蛋软,油和淀粉少,适合老人吃的老年餐。我们可以提供现场用餐服务和送货上门服务。娱乐和额外的收入可以在日托中心完成。通过类似老年俱乐部的形式,与社区居委会合作组织一些活动,提供适合老年人的工作,为老年人创造额外收入提供条件。
项目特点:
1.依托现有资源,与各类民生保障机构合作,解决场地和人员问题,大幅降低成本。
2.服务对象是所有老年人,不仅仅是特定群体,受众区域大。
3.极大的地理优势,提供紧急医疗保障,既满足了附近老人的需求,又保证了老人的安全。
4.借线上到线下,利用互联网+打破信息壁垒,充当信息中介。
项目可行性和前景:
1.5G的普及推广为智慧养老提供了物质载体,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优势,让不同的老人通过信息中介满足需求。
2.在国家的支持下,“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建设以居家社区机构为协调、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3.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根据前瞻经济学家数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22万亿。
4.老年人的平均消费水平一直高于全体居民,同比增长9.11%。老年人愿意为自己的健康购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