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推广怎么做,海外品牌营销的工具介绍?
营销没有标准化的完美解决方案。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总会有一些知识点或者案例经验,会让你有所启发。
下面是10个很棒的经验和案例,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启发。仔细看完,我的大脑意外被激活了。
一个
写出优秀文案的7个步骤
在约瑟夫·舒格曼的《文案训练手册》中,提到了写出伟大文案的七个步骤:
第一步:成为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专家。当我深入研究一个产品或服务的一切时,我得到的好主意比任何其他资源都多。
第二步:了解你的目标客户。"什么能激励你的潜在客户最终成为你的客户?"“谁是你的典型客户?”知道这一点,可以开阔眼界,激发很多好的想法。
第三步:写下你的标题和副标题。他们必须能够抓住读者的眼球,创造足够的好奇心,并敦促读者阅读第一句话。
第四步:写文案。不要担心句子结构、语法和标点符号——开始写吧,一直写,让你头脑中关于这个物体的一切都起作用。
第五步:编辑文案。纠正拼写、语法、标点和句子结构的错误,删除与表达想法无关的多余词语。
第六步:冲泡。停止剪辑,把文字放在一边,出去走走,或者做点别的愉快的事。你会惊讶的发现离开文字的好处。冲泡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
第七步:最后看一眼自己的文案。你会惊讶地发现,这最后一眼,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推敲。当然,你可以简单地重复第五步和第六步。
2
纽约地铁犯罪控制案例
20世纪80年代,纽约犯罪盛行,每年有超过60万起严重犯罪和2000多起谋杀案。地铁是重灾区之一,纽约市民深受其害。
但是投入了大量警力,也没有改变。
然而,1990年上任的纽约交通警察局长威廉·布拉顿(William bratton)认为,肮脏的地铁环境是引发犯罪的关键行动诱因,因此他采取了一种看似不同寻常的做法:制止并清理地铁内的涂鸦。当时大部分人都觉得不靠谱。
然而,奇迹发生了。随着地铁环境变得干净有序,纽约地铁犯罪率迅速下降。
之后,布拉顿被任命为纽约市警察局长,他在整个纽约的治安管理中使用了这种方法,整个城市的犯罪率也迅速下降。纽约已经成为美国最安全的大城市之一。
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举动,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局势!
营销运营也是如此。任何时候都应该只有一两个关键的营销行为。你不可能同时做好20件事。你需要关注几个关键行为,而不是大部分行为。
只要能找到这个关键的营销,再复杂的看起来,也会像卡片一样轻易崩塌。
三
关于文案写作中数据表达的建议
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总是要求信息量。目前,最常见的信息形式是数据。从数据到用户的过程有哪些小技巧?
在《华尔街日报如何讲故事》一书中,有五条实用的建议。
1)不要在一个段落中使用过多的数据,这样会给读者阅读造成障碍。
2)对抽象数据进行转换,使其更加生动,减少抽象。(简单生动的数据表达,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如果数据的具体信息不是很重要的话,“260万美元”比“2,611,423美元”要简单明了得多,“增长36.7%”还不如“增长三分之一以上”、“增长98%”那样“几乎翻了一番”。
3)用比率代替庞大的数据。不要说“58,013,261个美国司机中有14,654,231个开进口车”,而要说“平均每四个美国司机中就有一个开进口车”。数字越小,越容易记住;而且数字越大,越抽象。
4)提供参照物,让数字更形象。例如,亚利桑那州每年的地下水超采量达到每英尺250万英亩。这是什么概念?
换句话说,如此大量的水足以将整个纽约浸泡在11英尺深的水中。当你脑子里有了这个画面,你对数字的理解就会更加生动。
四
检查文案的8个步骤
当你写完你的文案,你如何检查你的文案?
1)这个文案是否直击用户痛点?
2)你直击了多少痛点?(你说的痛点太多,就是没有痛点。这就好比:当一个人缺点太多的时候,还不如破罐子破摔。
3)痛点的表达是否直白简单?(用户扫描完副本后,可以“签入”)
4)解决痛点是产品最大的优势还是差异化(你的产品能解决痛点)?很多时候一个产品可以解决几个痛点,不要贪多。一个文案写一个痛点。
5)人们看完这份文案后,会立即采取你希望他们采取的行动吗?如果不是,那么,还不够犀利吗?
6)如果人们有采取行动的冲动,他们是否知道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购买过程?
7)人们看完这个文案会有什么样的感慨?即:情感共鸣。情绪不一定是“向往”或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可以是内疚和羞愧(比如我很久没有孝敬父母了,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想一想:这种情绪传染性强吗?
8)人们看了这个文案后,有理由分享给朋友吗?比如这个东西真的很便宜,让更多的人得到这个实惠;比如这个真的很有趣,应该让更多的人玩得开心等等。
带着以上8个问题,不断检查自己的文案,相信你的文案会越来越实用。
五
海尔新媒体怎么玩营销?
淘宝在新媒体营销领域享有盛誉。之前有粉丝在故宫淘宝微博下留言。能不能贴个叫“冷宫”的冰箱贴,以后把剩菜放冰箱里?可以说是“冷宫”。
同时一个粉丝还@海尔,说什么时候合作生产一台冷宫冰箱。编辑海尔反应很快,说,让我想想。海尔微博一下子火了,评论和赞都过3万。底下评论强烈要求一定要做,那就赶紧做。
然后,新媒体部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和冰箱订购组的同事沟通,做了厚厚的用户调查反馈,然后告诉工程师,“现在有超3万用户想要这款冰箱打入冷宫。你会做吗?你不做,我替XX企业做。”然后他们开了个紧急会议,结果是可以做了。
24小时后,海尔微博发出了冷宫冰箱的设计,故宫@淘宝。不出一周,冷宫冰箱就出来了,海尔也尽快把冰箱交付给提供设计图纸的用户。
在他们身上,你会发现新媒体还能这么玩,真的能把自己的产品带出口碑,依靠用户的反馈推动产品的不断创新迭代。相信企业新媒体的人会从心底热爱这份工作。
六
“1折”营销方案呢?
我们都遇到过商场打折,八折,七折,有时候甚至五折。然而,你见过“1折”吗?日本有一家银座绅士西装店,以九折的策略在东京轰动一时。
这家西装店的做法是这样的:首先,设定打折销售的时间:
第一天九折,第二天八折,第三、四天七折,第五、六天六折,第七、八天五折,第九、十天六折,第十一、十二天七折,第十三、十四天八折,最后两天一折。
好像最后两天是买东西的最好时机了吧?
实际情况是:第一天来的客人不多。如果他们来了,他们只是四处看看,很快就会离开。从第三天开始,人们成群结队地来了。第五天,有六折的时候,客人蜂拥而至,开始抢购。当然,在打九折之前,所有的货都是买的。
这是为什么?
因为是惊喜的销售策略,前期的宣传效果会很好。抱着好奇的态度,顾客就会蜂拥而至。越来越多的顾客强化了顾客的紧迫感,害怕自己看中的物品被提前抢购,所以干脆等不到最后两天就直接结账购买。
那么,商家赔钱了吗?
你想,顾客急于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会引起抢购的连锁反应。“九折”只是一种心理战术,实际折扣在六折左右。不仅不会赔钱,还会赚很多钱。
七
为什么它从来不打折,不曝光成本价?
互联网时尚品牌Everlane曾举办过“选择自己的价格”活动。简单来说就是不打折。他们有三个不同级别的价格可供选择,消费者决定他们想花多少钱。
拿一件原价78美元的衬衫来说。Everlane提供三种价格:46美元、55美元和71美元。46美元包括生产和运输成本;如果你选择55美元的价格,网页会显示:这个价格可以让我们赚9美元,我们可以给团队盈余;选择71美元会告诉你:“这个价格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成长。谢谢大家!”
Everlane传达了一种“极度透明”的理念。除此之外,Everlane的每一个款式页面都会有一个价格表,上面标明了生产这件衣服的材料、人工、税费等成本项目,甚至还有生产工厂的照片。
这种“极度透明”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消费者心中的不安全感。知道每一分钱都花在哪里,自然会让他们更受欢迎。同时,消费者在未来的购买中可以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挑剔。
八
重视牛子思想
“紫牛”是雅虎前营销副总裁高挺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在一群黑白相间的奶牛中突然出现一头紫色的奶牛。它非常引人注目,让人忍不住关注它。
高婷认为,在一个饱和的市场,任何营销思路都很难点燃火花,因为营销人员已经给消费者提供了太多的选择,消费者已经疲惫不堪。这个世界充满了噪音,消费者无法忍受更多的噪音。
牛子的思想非常适合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打破人们的预期,违背常理,巧妙有效地制造各种意外。
九
越来越少的宝洁
宝洁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日化品牌,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众多类别和品牌,PG是如何权衡的?
许多:许多品牌
单以洗发水为例,飘柔、潘婷、海飞丝。这些知名品牌都是宝洁旗下的。为什么一个公司要推出这么多品牌?
这就是所谓的“多品牌效应”,很难有一款产品能完全满足挑剔的消费者。
各种品牌,各有优势,去屑选海飞丝,修复选潘婷。无论你如何选择它们,它们都是PG的一部分,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2)更少:每个品牌的产品更少
虽然PG有许多品牌,但每个品牌的产品数量都很少。宝洁公司曾经将26种不同的海飞丝减少到15种,但它们的销售额却增长了10%。
原因很简单。选择太多对消费者来说不是福音,反而会直接增加选择的难度。你愿意花10分钟从20个中选一个,还是花3分钟从5个中选一个?答案肯定是后者。
就是这种多与少之间的小心平衡,让PG自1837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日化产品的第一水平。
10
你会付半瓶水的钱吗?
如果只有半瓶矿泉水以一瓶矿泉水的价格卖给你,你会为这半瓶水买单吗?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会买的。
然而,一家名为Life Water的公司通过结合公益活动的营销方式,说服了客户用买整瓶水的钱买半瓶水。
生活调查发现,只有半瓶水可以满足人们目前的用水需求,而剩下的半瓶水则会被有意无意地浪费掉。
因此,生命之水首先特别设计了七个印有缺水地区儿童的包装,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同情心,鼓励人们去做公益。
而且买水做公益比捐钱给红十字会方便多了,也不耽误喝水。同时,这瓶矿泉水可以通过客户的营销活动,满足客户自我价值认同的高尚需求,他们可以立即感受到。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的不是极致的产品,而是产品能给用户带来的某种心理满足。
而且,如果一个产品提供的效用无法被感知,就相当于在用户眼中没有太大的价值。
看完这10条经验,哪一条对你启发最大?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