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完整的运营方案策划思路,拿走不谢!,值得收藏?
之前和你聊天的过程中,我对运营和产品的关系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产品就像歌手,运营就像经纪公司,运营的目的就像让一个有潜力的歌手(产品)进入市场。
经纪公司不断安排歌手出唱片(网站输出内容),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但通常经纪公司会不定期安排歌手出席一些活动,比如粉丝见面会、演唱会、发布会、慈善活动等。
这些活动就像是我们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活动运营!
无论是为了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吸引更多的关注,还是为产品发布造势,活动都是非常常见的手段。对于新手来说,这种看似复杂的事情是很头疼的。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一个完整的活动运营策划思路是什么样子的。希望对新手朋友有帮助。
首先,我希望你们思考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做活动?
我之前说过,活动运营可以贯穿我们整个运营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拉新,留住新,转化新,优化策略。
但是对于不同的活动,你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所以了解活动本身的好处,有助于我们确定活动的目标;也就是我们下面说的问题;
二。做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我们在策划每一个活动的时候首先要做的:确定活动目标,这个目标要根据运营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比如产品刚开始上线,肯定要加大曝光度,吸引新客户;新的用户群上来后,我们活动的重点将是如何与用户互动,让用户保持活跃,进而留住用户。
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给老用户做一些优惠活动,刺激他们更好的转化;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产品体验好不好,也可以通过活动和用户互动,收集反馈,这样可以很快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
以上都是不同阶段的不同运营目标,不同阶段的活动都是用来服务于这些运营目标的,所以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运营目标,活动只是一种手段。
三。你对一些常见的活动类型了解多少?
确定自己的活动目标后,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活动形式来完成整个过程,这也是很多新手朋友容易被卡住的地方;
之前和很多朋友聊天的时候,最常问的问题可能就是“我现在想要XXX(活动目标),我该怎么做活动?”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一是对整个活动策划流程不熟悉,二是根本不了解脑子里常见的活动形式(玩法)。其实我想说的是,活动的玩法是千变万化的,每个人可能会想出很多种玩法,但不管是什么玩法,一定要引起用户的兴趣。
比如常见的有:竞猜、投票、评选、征集、抽奖、游戏体验(比如很多微信营销插件、大转盘、刮刮卡等。)、兴趣互动(如新浪微博的#帮汪峰上头条#话题互动)、线上交流(如直播活动)等。
平时除了多看,也要关注竞争对手,看看他们策划了什么好的活动形式。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策划活动时的素材。
思考完前面几个问题,我们就拿自己的目标,从目标入手,先确定自己的活动类型和玩法,再逆向思考,梳理活动执行的思路。一般的思考过程可以从这些方木开始:
1。确定活动主题
活动一定要有主题(说白了也叫噱头)。主题的制定是为了实现你的目标。主题定下来之后,宣传上就有重点了,用户可以第一时间对你建立初步印象!
这样一句活动推广语大家并不陌生,“做中国新媒体界的广告拍卖第一人”。这是罗胖为包装Papi酱贴的广告拍卖想到的主题口号。擅长营销的罗胖又一次拿“状元”做文章。毕竟中国的各种“第一”文化早已深入人心,然后他借“新媒体第一标”做了一个噱头。
2。参与用户组的构成
首先确定你活动的目标用户群是什么,谁会更有可能参与到你的活动中来,这和我们产品的目标用户定位差不多。为什么要确定用户群体的构成?因为我们要为目标用户预热活动。
比如小米的活动喜欢在微信、微博、社区论坛传播,因为它的活动一般是针对天生发烧的年轻人,上面那些地方就是粉丝的聚集地!
3。什么时候举行最合适?
活动日程也很有讲究。传统活动一般选择店庆。在大的节日,互联网给了更多的游戏和活动选择。除了以上这些,你可以得到任何东西,从大的节日到一个热点事件,只要你想。
但有一点:时间的选择最好契合主题。有时候不同时间点的活动效果会很不一样。比如11.11自然会想到淘宝双11活动,6.18会联想到JD.COM店庆(JD.COM 618品质狂欢节);
还有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标签,我们可以选择那些与活动主题相关的作为活动日期。例如,春节的关键词是红包、相亲、送礼、春节旅游热,中秋节的关键词是团圆、五一购物、旅游、情人节浪漫、玫瑰、结婚等。
4。采用什么样的交互方式(规则)
这个问题是最关键的。总结一下,就是如何和你的用户互动,或者说用户如何参与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动规则设置。其实当你的活动主题和玩法确定后,规则设定也就水到渠成了。在我看来,规则设定最重要的应该是简单有趣!
干脆让用户用最直接的方式参与活动。如果能扫码,千万不要让用户在微信上搜索微信官方账号,然后关注。如果你能填写你的名字和电话号码,永远不要让用户填写任何附加信息。为了避免用户流失,总之步骤最简单!
有趣是吸引用户参与的刺激因素。抓住用户的兴趣点(比如利用别人的兴趣,八卦,情感共鸣等。)是用户参与活动的一个理由。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用户为什么主动参与。
5。用户为什么积极参与?
用户的积极参与,是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用户喜欢的活动场景。无论是场景本身的趣味性,还是场景之后带来的结果诱惑,都可能成为用户参与活动的最初动力。
我们知道有很多点能引起用户的兴趣。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场景,满足用户的兴趣点。
案例列表:罗胖推广papi糊补丁拍卖
罗会给拍卖赢家的是,Papi酱视频贴片广告一次+罗辑思维全程策划制作人服务。用罗胖自己的话说,企业负责付费,逻辑思维负责运营,papi酱负责广告;
可能是竞价场景本身并没有引起用户太大的兴趣,但是罗胖描述的结果却让广告主很感兴趣;
6。你分享交流吗?
这是我们活动规划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策划,我们终于让用户参与到了活动中,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主动沟通,在新的活动中尤为重要。
问题来了:用户为什么要帮你分利差?不管怎样,让我们看两个小例子:
1.支付宝在五福聚会:这可能是2018年春节的一个受欢迎的活动。你可以在五福交换红包,或者你可以向你的朋友要五福。这里交流分享的动机是利用一切关系,集齐五福交换红包。
2.饿了么分享红包:饿了么点餐后,我们可以在朋友圈分享优惠券,好友收到后可以享受点餐优惠。这里交流分享的动机是帮助朋友享受优惠订购;
你看到什么了吗?用户想要帮助分享交流,除非你能满足两个需求:对用户本身有好处(经济利益、赠送礼物、免费抽奖、参与互动、情感需求等。)而且对用户身边的人有好处。
只要你符合这两点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那么你的沟通机制就建立了;
不要以为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就完事了。到了这一步,只能说活动本身的策划已经告一段落,但是还有一些东西需要我们运营去考虑。别忘了。
1。活动人员安排
这已经在关于操作责任的文章中解释过了。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整个活动从最后执行到效果跟踪的策划。所以作为运营经理,你不仅要规划这个活动流程,还要安排合适的人员去执行。否则,你的计划能力将是徒劳的。
2。提前热身活动
一般小型活动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一两天到一周都有。为了保证活动参与人数,需要提前做好宣传预热工作。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活动的时间和流程,更重要的是让用户知道参与活动能得到什么好处。
至于从哪里预热,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鱼塘对目标用户的定位》。
3。活动效果评估
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都要做一个保守的效果估计。无论是写在活动计划里,反馈给领导还是预算控制,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一般一个估算过程就是计算有多少曝光,根据以往经验保守换算可以有多少比例,然后退出大概的效果数据。
4。活动成本估算
说白了就是完成活动需要多少钱,比如宣传成本,人员成本,活动奖励,线下成本等。通过成本和预估效果,可以大致估算出活动的投资回报,衡量活动是否有价值;这才是老板更关心的。
5。活动数据收集
这个要结合你的活动目标。比如你吸引用户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那就重点分析活动期间增加的粉丝数据是怎么走过来的;如果是为了提高转化率,那就统计一下活动期间转化率相对于平时的变化等。
但不管怎样,活动的效果数据都要跟踪分析,因为只有数据才能告诉我们活动的价值!
6。活动效果公告
结果的公布(如果活动结果很好,也可以稍微修饰一下)有很多好处。可以让参与的用户知道自己参与活动的结果如何(比如中奖与否)。最重要的是,有时候我们可以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甚至制造声势。
比如papi酱贴片广告拍卖结果公布时,除了让用户肯定papi酱的商业价值,完全可以抛出另一个问题来引发用户参与,帮助标基的广告主造势:
最终,成功的广告主会如何播放第一个贴片广告,以什么形式?这也允许用户持续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