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业模式策划 品牌策划 招商策划 营销策划 合作案例 新闻中心 关于
17716130683
TOP
成都品牌营销策划公司│产品如何包装策划:产品包装策划的六维法则

产品如何包装策划:产品包装策划的六维法则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做好产品的包装和策划。

这里所说的产品包装和策划,并不是简单的指产品上的物理包装,如保护膜、外壳、手提袋等。,也不是产品营销推广中使用的各种宣传工具,如网站、移动终端H5、产品说明书、宣传单、品牌宣传册等。

这里说的产品包装是一个有效的底层逻辑,这个逻辑的构建就是产品包装的完整线路。我们看到的是产品本身的外观和包装,以及用来推广产品的各种推广工具,这些都只是外围的表象。没有底层的计划和执行能力,这些工具是无法有效生产的。今天基于真芯,分享关于产品包装的简单经验,也为广大企业营销人员和品牌商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包装套路。

物理属性说明

第一个逻辑是关于产品本身物理属性的规范。品牌要做的重点工作是对产品的定义、外观属性、功能属性、价值属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拓展,并构建到产品包装中。一般来说,很多企业只是在第一个逻辑的基础上完成,需要对这个产品进行营销,这是最基本的,但也是最关键的。

产品优势放大

第二个逻辑是规划并不断放大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它的关键点在于,用户在使用这款产品时,不同于使用其他同类产品的特殊体验,比如更轻、更快、更好等等。提炼产品与其他同类型产品最大的区别和特点,这个过程,也叫市场卖点的提炼,就是让用户在第一时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产品特点和优势,从而影响其购买行为。

微大脑咨询科技

iphone6的推广广告的视觉表达效果属于特色放大。

故事包装和情感植入

第三种逻辑是基于这两种逻辑的升华,主要指产品的故事化包装和情感植入。比如某个产品,它选自欧洲,是中世纪欧洲的皇家产品。这是把产品放大成故事,通过产品的某种属性表现出来的过程。比如有一种药品,它的产地来自明朝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这样我们就赋予了这款产品一个中国文化和中医的品牌故事,大大增强了人们对产品的好感。

某矿泉水公司的广告植入了故事内容。

用户体验类比

第四层逻辑是广告书法,是快消品,尤其是化妆品包装中常用的品牌包装。这个说法经常用用户体验来类比。指的是一个产品能给用户带来的体验,用另一个有效的比喻来突出,比如德芙巧克力,给我丝滑的体验。这是扩大用户对产品体验的一种方式。例如,面膜使我的皮肤细胞保湿和恢复活力,使我年轻二十岁。这是一种给用户感性体验的广告策划方式。

多芬巧克力丝滑感的广告,是用户的感性包装。

给人一种归属感和社交

第五个逻辑是在四个逻辑完全达到的情况下,赋予产品归属感和社交。这样的属性使得用户在使用这款产品的时候,不自觉地把自己和使用这款产品的其他人归为一类。比如你在使用小米手机等智能产品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对这款产品的喜爱当成米粉,众多米粉共同构成了小米的社群和粉丝经济。这种模式赋予产品一种社交体验。比如互联网的一些知识运营者也是遵循同样的套路,把自己的核心产品用社交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有情怀有价值认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组织模式。可以有效传播企业品牌文化的内容,是目前最先进的互联网营销方式。

小米的产品已经成为粉丝关系的载体。

发言人模式

产品包装的第六个逻辑比较老,但也是非常有效的逻辑。为什么放在最后?因为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这就是代言人模式。一般来说,很多企业在营销产品时,都要为自己的品牌选择代言人。代言人的形象和气质能有效匹配这个品牌的核心产品和服务。而且产品代言人的类型很多。除了我们熟悉的娱乐圈大明星,可能还有企业主自己代言,员工代言,甚至用户代言。在过去,用户背书被广泛使用。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环境下,用户背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表达方式,其中社群营销的粉丝经济顺理成章是用户背书的内容。

小牛电动车通过社交和用户表现实现了产品背书的价值。

一点小启示

看完以上六大逻辑,你是否对现代企业产品的包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产品包装表面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品牌包装。品牌是用来提高产品调性的,产品包装是用来实现品牌包装的。对于品牌商和营销人员来说,产品包装要通过以上六大逻辑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构建。这对产品包装的逻辑严密性和营销活动的支持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互联网应用围绕产品的各种工具、道具、信息,其实都是围绕这样的包装逻辑来实现的。

我们在做产品包装的时候,要从底层逻辑入手,做好内容建设,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个更好看的形式,去做一些无用的、创新的、失去产品本质特征的创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