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的本质是什么,围绕什么及概念详解?
许多曾经很受欢迎的百货商店现在都空了。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商似乎高歌猛进,不断吞噬线下零售的份额,导致很多做传统零售生意的人对电商深恶痛绝。他们认为互联网公司在切割空实体经济。
然而,当很多传统零售企业感到“末日即将来临”的时候,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看似快速发展的电商并没有吞噬线下零售的份额。
2015年开始,电商用户增速开始放缓。一方面,最容易接受电商的用户基本都在线上,用户增速在放缓,但电商数量在快速增长。卖家增长快于买家,直接导致一个结果:电商获取一个潜在客户的成本,也就是所谓的“流量成本”,越来越高,线上做生意越来越难,互联网的流量红利迅速消失。
这个时候,从互联网的云端到地面空伞兵,带着最先进的装备,向传统零售市场发起进攻,这就是新零售。
要理解新零售,首先要理解零售是什么。新”于2016年10月首次提出。而且是三个互联网大佬同时提出的。零售是一系列商业模式的总称,是通过一定的交易结构将消费者与商品连接起来,并销售给消费者。简单来说,零售其实就是一个“场”,连接最终买单的“人”(消费者)和“货”(商品)。
该字段可以是场景、物理位置或动作。很多商业模式都可以算作零售,比如线下的服装店,超市,甚至是一个拿着磨刀器走街串巷大喊的磨刀人。
零售历史悠久,但其本质自古未变。市场是商业地产的雏形。它的作用是把商品和需要商品的人连接起来,也就是把人和商品连接起来。我们称之为市场。市场本来就是一个协议,后来越来越固定,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商业地产。所以零售的本质是人和商品连接在一起的市场。无论技术和商业模式改变多少次,零售的基本要素都离不开“人货场”两个字。
人货场是零售业永恒的理念。人(消费者)对零售意味着什么?一切商业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消费者受益,零售也不例外。人,对于零售来说,是起点。用流量思维取代旺铺思维;互联网条件下,利用社交经济精准匹配,提高转化率;依托大数据分析,更多洞察消费者,提高联合率,提升客单价;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成为会员,提高产品忠诚度。
这个世界上,只要有零售,就会有新零售和更新的零售,但永远不会有最新的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