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店怎么开生意好,月入9万的干货店营销方案?
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人。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在大房子里安安静静的看书写字,有时候又很喜欢嘈杂的环境,尤其是小贩的喧闹和汽车的喇叭声,让我觉得很舒服。这是安静和吵闹的极致吗?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两极分化的性格?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一个卖干果的商贩做的模型,用盘子卖干果,一个月收入9万。我相信你认真看完之后,可以在自己的实体店复制它的方法。
案例背景
这个干果摊贩今年33岁,姓董。董老板以前是个有野心的人,可能年轻的时候吧。大家都经历过那种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不能把任何人任何事放在眼里的傲慢。但是,在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经历了生活的打磨之后,他们会渐渐失去棱角,开始踏踏实实的生活。董老板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吃喝玩乐,手里一分钱都得花。你从来没想过为将来的计划存点钱。
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我的未来是什么。但是后来我妈病重。给董老板迎头一击,让他彻底清醒。开始规划未来。董老板不到30岁的时候,母亲得了乳腺癌。还好发现及时,没到晚期。医生说通过手术完全治愈这种疾病是可能的。董老板的父亲开始到处要钱,因为家里的积蓄不够母亲的治疗费用,最后拿到了钱。加上家里所有的积蓄。帮妈妈度过了难关,但是术后的后续治疗还是需要收费的。家里一分钱也没剩下。
这个时候。董老板就是知道父母唠叨,每天攒点钱是对的。因为关键时刻拿不到钱,而且年纪这么大了。是时候为家庭承担责任了。后来父亲急着卖房,董老板找到了以前帮过的一个哥们。如果不是遇到这么大的困难,董老板也不会拉下脸来找自己帮助过的朋友。没想到,这个朋友真的是一个很忠诚的人。听完董老板的讲述,二话没说,给了董老板30万,作为母亲的后续治疗费用。
当时董老板真的是感慨万千。他想到自己帮助过的哥们也负债累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穿了好几年西装,开了好几年奔驰宝马,却还是无所事事。之后,董老板决定重新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于是董老板承担起家里的所有责任,从摆地摊做起,卖干果。因为他认为这个市场前景是相当有可能的,符合年轻人的消费,年轻人喜欢吃干果,这种食品会应用到各种场景,比如电影院,比如KTV。
就这样,董老板开始摆摊卖干果。可以说董老板是个聪明人,他的摊子和别人不一样。他开始在其中使用商业模式。其实他什么商业模式都不懂,只是心血来潮有很多想法,很多招数都用在地摊上。虽然不伦不类,但效果不错。并不是他用一个盘子就能让他的地摊月入九万。第二年收入100多万。
方案介绍
董老板的招数很简单,因为他卖的都是些干果,都是些散装食品,所以特意准备了一盘。顾客想买什么样的干果?他们只需要用这个盘子装干果。装货后,让顾客猜重量。如果没猜错的话,那么干果会直接五折卖给客户。如果没猜错,还是原价。为了保证活动有人情味,不那么苛刻,研究所的主人还告诉顾客,上下相差1~2级。很多人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思,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围在老板的摊位前。原来有些观众没打算买干果。看这场比赛特别有意思,他们看了别人猜不到的重量,感觉到的,心理估计到的。称体重合适,还得跃跃欲试。就这样,董老板的摊位最红火,他的干果也卖得最快。那你可能会说,这样认识董老板,就不亏了。不然董老板怎么可能一月赚9万?
盈利分析
其实董老板早就打算做这个小活动了。干果毛利60~70%,如果客户猜的没错的话。会给客户打五折,那么董老板还有10%~20%的利润在里面。所以董老板根本不会亏。事实上,即使每个顾客都猜对了,他也不会亏钱。况且这个机会根本不可能。所以董老板的干果摊用的是盘子,生意很红火。其他小摊贩也模仿董老板的招数,但效果都不如董老板的摊位。原因是董老板不仅人品好,而且性格幽默。他是第一个想到这一招的人,大家都知道。
在市场营销中,这叫“占领心智”。这也是人之常情。人们对第一次接触到的东西印象非常深刻。就像我们在购买家用电器或者一些类似品牌的东西时,总是会记住第一名或者第二名,而很少有人知道第三名之后的品牌。这是为了占领人心。想想董老板的这点小伎俩。也可以用在自己的实体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