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业模式策划 品牌策划 招商策划 营销策划 合作案例 新闻中心 关于
17716130683
TOP
成都营销策划公司│什么是信息差赚钱如何利用信息差赚钱?

什么是信息差赚钱如何利用信息差赚钱?

 

互联网时代有两个最大的错觉:

一是可以砍掉中间商,二是可以打破信息不对称。

回过头来看,当初那些号称砍掉中间商的互联网平台,现在都成了最大的中间商。

在世界上,信息看起来确实是公开透明的,但是公开透明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得到相同的认知吗?

绝对不行。

先不说信息爆炸时代有多少人能获得高质量的第一手信息,即使获得了这些信息,人们对它的理解、加工和吸收程度也是不同的。

直接的结果就是,虽然我们看似在同一个互联网下,但人们不仅固守信息孤岛,即使面对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也有完全不同的感知和判断。

这就决定了在现在的时代,利用信息差赚钱仍然是一门好生意。

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98元买的车优盘,1688不到15快。

最近微信视频号很火,家里长辈都已经刷过了。各种老歌金曲mv不定期分享给家庭群。

不仅如此,最近爸爸还花98元在视频号买了一个车载音乐u盘。

在凤庆的印象中,优盘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了。在淘宝,三四十块钱就能买到容量不错的u盘。在拼多多、淘宝特供版、1688、闲鱼等平台,也可以找到更实惠的价格。

阿里的批发网站1688,车载优盘售价15元左右。

为什么长辈要花4倍的钱?答案是不经常网购,不熟悉各大电商平台的特点。

这些信息对年轻人来说是常识,但对很多长辈来说却是另一个世界。如此一来,有心人通过倒卖u盘,一个月轻松过万。

事实上,在电子商务领域,这种类型的业务并不少见。他们的共同点是利用了中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信息差距。

比如之前冯青写的二类电商,在今日头条信息流中间,一个68元的老花镜广告,一天就能吸引上千用户下单。

其实他们只要知道淘宝的“派利陶涛”功能,把广告里的眼镜截图,就能在淘宝上找到同款商品——价格只要10元。

除了利用不同年龄段的信息差距,城镇之间的信息差距也隐藏着巨大的利益。

以服装行业为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期十八线县城商场卖的最新款服装,其实是品牌商家从一二线城市淘汰下来的过季旧服装。

城市和县城之间的信息差距帮助商家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库存问题。

在电商发展极其成熟的今天,类似的故事换了包装,仍在上演。

前几年朋友圈流行的微信生意,有很多价格不菲的面膜,号称效果立竿见影,获得了很多小镇主妇的青睐。

但是在信息比较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早就有媒体曝光了。这些口罩属于“三无”产品,会严重危害健康。

不仅如此,微信商家推广的很多产品,其实都来自于1688的工厂货“一键配送”。海报,营销词,工厂都准备好了,微信业务只需要复制转发就可以了。

客户下单,然后去工厂选择配送。出厂价1元的产品,微信商家能卖几十上百元。同时,所有服务都由工厂提供。微信业务只收钱,一单就能赚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

曾经风靡朋友圈的微信商务口罩出厂价只有0.6元/片,工厂还准备了营销模板。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剪刀差”。是指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通常低于其真实价值,而工业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其真实价值。农民在用土豆换口罩的过程中,赚到了价格“剪刀差”。

虽然现在种地的人不多了,但是在信息时代,依然有无数的“信息农民”在被困住的时代赚着“信息差”。

除了中老年人和小城镇的人,当代城市的年轻人可能绕不过这个坑。

明显的例子是南极人。

很多人都知道代工的概念,俗称贴牌。比如苹果手机,主要是富士康生产的。

值得注意的是,以苹果手机为例,苹果手机掌握了核心技术,富士康只是靠人力组装。

但拿南极人来说,南极人自己并不掌握核心技术,所有的产品都是世界各地不同的工厂生产的,最后只是贴上了南极人的标签。

青曾经分享过,南极人已经卖掉了所有生产线,不生产任何产品。现在它只做一件事,就是品牌授权业务。

这就涉及到一个品牌溢价的问题:消费者自然认为大品牌更可信,但对白色品牌产品充满了怀疑,这让品牌商获得了更高的利润。这也是南极人授权经营存在的原因。

但作为消费者,如果你能明白原理,绕过品牌,找到厂家供应商,就能省下一笔钱。

当代社会,每个人的生存压力都不小。如果能比别人知道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用更少的钱过更好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你仔细研究,会发现市面上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三只松鼠的零食,淘宝有工厂同款;比如星巴克咖啡,其实来自中国云南。

说完了信息不对称,再来说说认知不对称。

为什么他总能准确预测下一次爆炸?

在电商圈,有一个低调神奇的人物,姑且称他为大飞哥吧。

大飞哥的神奇之处在于,他脑子里似乎有一份“下周热门商品”清单,每次都能准确命中淘宝爆款。

与其他莫名其妙的爆品不同,大飞哥的每一个爆品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因为他做生意有个规矩:只卖当前市场最需要的产品。

比如上海“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政策”出台前,卖垃圾桶,卖头盔,国家规定“骑摩托车上路必须戴头盔”前。

半个月后,当相关热门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网友们一边“哈哈哈”一边进行梗的时候,大飞哥已经准备了大量的商品。

大飞哥的魔力可以总结为一个关键点:紧跟国家政策,从信息的蛛丝马迹中提前洞察趋势,准确解读市场需求。嗅觉相当灵敏。

同样的信息,大山里的人没有机会知道,一二线城市的人有机会知道,但大多数人选择视而不见。别人关注的是信息,他关注的是搞笑。

无论在任何时代,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看到信息,理解信息,看到机会。这就是认知不对称。

大飞哥靠卖头盔在半个月内赚了近100万英镑,这只是一个小生意。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再来看看拼多多这个认知不对称带来的大生意。

2015年,淘宝和JD.COM已经是行业老大,分享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20%被唯品会、Suning.cn、国美在线、1号店、当当等平台分享。

黄征也想做电商,但他绕过了市场上所有的竞争对手,直奔三四线城市,在巨人的版图之外开辟了一片颇具规模的新天地。

你的意思是阿里和JD.COM不知道下沉市场的存在?显然不是,但只有黄征不仅看到了这一点,而且了解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

与普通人相比,黄征对下沉市场的看法有多大不同?

2018年,《财经》杂志采访黄征:很多人认为拼多多不是消费升级,而是消费降级。

黄征说,我特别不喜欢“消费降级”这个词,也不认同很多人对“消费升级”的理解。“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在巴黎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人有厨房纸,有好果子吃。”

正是因为底层的认知差异,拼多多才得以借助巨头弯道超车,用户规模直逼淘宝。

其实纵观电商行业,由于认知不对称,类似的机会还有很多。

众所周知,在食品保质期前几个月,超市就会开始打折。电商时代,暂时的粮食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在各大电商平台,我们会看到一些特色店铺。但是,这些商店通常不会明确表示他们出售临时食品。

面对消费者询问“为什么你的价格这么便宜?”商家也会隐瞒。正因如此,即使价格诱人,很多消费者也不敢下单。

但是有一个人把“易腐食品”的标签贴在额头上,直接告诉消费者,半年到期打7折,三个月到期打5折。“越晚成熟越便宜”。

前一个很多业务现在都面临倒闭,后一个他创办的“好食期”获得了阿里1.1亿的投资,用户规模超过8000万,未来不排除上市的可能。

显然,面对同样的信息,即使解读出同样的机会,由于认知差异,有的人只能赚几万,有的人却可以做一个上市公司,创造几千人的就业机会。

更有价值的例子是微信视频号。

众所周知,阿里总想做社交,腾讯总想做电商,大家都想涉足彼此的地盘。但正如你我所见,双方都做了很多,但效果并不显著。

所以很多人不看好腾讯推出的视频号。

但一个叫“秋叶大叔”的博主,视频号一上线就申请入驻,并发布了一系列以“如何快速申请视频号”和“视频号运营教程”为主题的视频。

完成第33期视频时,他向微信官方账号投稿8000多篇,阅读相关付费文章10万+以上,收入2万多元。

秋叶大叔的一篇收费8元的付费文章,已有近3000人付费。

连续运营视频号250天,赚了500万。

这也是对信息理解和认知不对称的结果:

当人们不看好视频号的时候,也不看好微信做电商和视频的前景。但是秋叶大叔是坚定不移的,他看到的是微信有13亿用户。一旦腾讯全身心投入,就有人能起飞。

同时,很多人在做视频号的时候,都在考虑如何去C化,也就是为微信用户提供内容,但是秋叶大叔却选择去B化,为成千上万加入视频号平台的博主服务。

这就是他8个月赚500万的逻辑。

有句话叫“悲观者永远是对的,乐观者永远是成功的”。

2020年,同样恶劣的环境下,有人抱怨,有人犹豫。只有少数人会主动收集信息,寻找新的机会,然后通过认知差异击败成千上万的竞争对手。

信息不对称和认知不对称

抹平不平,永远是好买卖。

我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比如贫富差异,外貌差异,认知差异...

这些差异有的是个人能力造成的,有的是环境决定的。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它,也可以选择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从人类整体来看,信息不对称和认知不对称是永远无法抹去的。

但就个人而言,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想从消费者身上淘金的企业家,都有机会打破这种不对称。

怎么破?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打破信息不对称。

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别人知道的,你不知道,或者比别人晚知道。

这个不难解决。就说最重要的两点吧。

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主动获取信息。

网上90%以上的内容都是公开透明的,只要你主动搜索就能知道,但实际上做的人并不多。

今日头条和Tik Tok的流行证明,大多数人实际上愿意张开嘴,等着被“喂”信息。

除了变被动为主动,更重要的一点是获取信息的能力。

百度等搜索引擎只能解决最基础的问题和更专业的内容。你应该知道从哪个渠道得到它。

比如查公司,查老板,用天眼查数据。除了国家统计局,还有各种第三方数据公司。

除了掌握可靠的信息渠道,还应该掌握各种渠道的正确使用方法。比如在知乎上,知乎其实是用来“搜”的,不是用来“刷”的。

如今的知乎,首页早已成为大型的“故事会”场景,但早期的“人均985”优质用户已经为知乎沉淀了相当多有价值的内容,你要学会主动搜索和利用。

其次,打破认知不对称。

相对于信息不对称,认知的提升远非一日之功。还是那句话,只说最重要的两点。

最基本的一点是区分事实、情绪和观点。

现在大家都是自媒体,各种内容满天飞。在流量导向的环境下,为了吸引眼球,媒体的标题和内容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或观点。

但是在这些情绪和观点的背后,你能说出真正的事实是什么吗?

如果你能学会弄清事实,并基于事实进行思考,而不是被别人的情绪和观点牵着鼻子走,你就已经可以超越无数人了。

第二点是思考,学会用最基本的逻辑分析问题。

无论是拼多多从下沉市场起家,秋叶大叔选择服务博主,还是大飞哥总踩淘宝爆款,这些看似意料之外的生意,仔细想想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这些人认知不对称也能赚钱?

是因为他们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在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保持独立思考,从而找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马云曾经说过,面对任何商机,很多人都容易犯“看不到、看不起、看不懂、没时间”的错误。这其实就是信息和认知的不对称。

世界太大了。仅中国就有14亿人口。信息和认知的不对称永远不会被抹去。

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你能比别人掌握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同样的信息中解读出更多有价值的意义,你就能比别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从而获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