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定价策略有哪些,分享市场营销定价的5种策略?
心理定价是指利用顾客的心理,有意识地将产品的价格定得更高或更低,以扩大销售。在使用心理定价法时,销售者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还要考虑与价格相关的心理感知。常用的心理定价策略如下:
1。尾数定价
尾数定价就是保留尾数而不是整数,就是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来定价。保留尾数可以降低一位数的价格,给人一种便宜或者幸运的感觉。
卖家常常为价格感知上的细微差异绞尽脑汁:价值9999元的首饰比标价10000元的同品质产品受欢迎程度高得多,更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这其中的秘密是尾数定价起了作用。
在商场里,随处可见很多奢侈品的价格,都和6、8有关,甚至精确到分。这个价格是尾数价格。这样的价格能给消费者带来准确的信号和利好消息,让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
另外,尾数的确定要符合当地习俗,不同的尾数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作用。比如中国喜欢数字8,但不太喜欢数字4。因此,在中国的消费市场,我们在对产品使用尾数定价法时,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2。整数定价
在移动支付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如果顾客为了买一瓶水和一把牙刷,别无选择,只能搜口袋找硬币,他们此刻会非常生气,下次很可能再也不会光顾,只是因为商店里的日用品价格太少。所以对于日用品,厂商往往会像上面奢侈品一样,用整数定价而不是尾数定价。比如水饮料市场,乐百氏和娃哈哈的产品都是以1元和2元的整数定价。
产品的整数定价可以让买家轻松快捷的付款,节省时间,方便双方的交易流程。但这种方式多用于购买经常性的日常用品或便利物品。
3。声望定价
当我们分析汽车价格与质量认知的关系时,会发现两者是正相关的。例如,人们会认为定价较高的汽车质量较高,并可能认为高价值汽车的价格可以高于其真实价格。这种汽车定价方法就是信誉定价。产品价格越高,展示的价值越大,质量越好,越贵,越有名。
提到汽车,人们会想到奔驰、宝马、奥迪;说到手表,人们会想到劳力士;说到行李箱,人们会想到LV。这些名牌产品不仅以其高质量和高品位而闻名,而且还因其高昂的价格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运用声望定价法不仅能给卖家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还能让消费者产生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和安全感。
但声望定价多适用于名牌产品,一般产品不适合这种方法。
4。吹捧定价
招揽定价是指零售商利用部分顾客求诚信的心理,故意将某些产品的价格定得较低,以吸引顾客。一些商店随机提供降价商品,每天、每小时都有一两种商品降价销售,吸引顾客频繁购买廉价商品,同时也购买其他价格正常的商品。
零售商在定价时经常使用参考价格,而购买者在评估一种产品时脑海中总是有一个参考价格,因此吹捧定价在越来越频繁的促销活动中起着明显的作用。
比如大型商场在节日或销售旺季往往会开展“优惠回馈”的促销活动,而招揽价格就是亮点之一。商家会将厂家的建议零售价或过往售价与当前的热销价格进行对比,并注明降价原因和幅度,提示消费者注意差价,引导消费者抢购,从而扩大宣传效果。
这种策略常被商场采用,也适用于种类多、竞争激烈、市场稳定饱和的产品促销活动。
5。习惯定价
习惯定价是指产品的销售者根据客户的要求、习惯和价格习惯对产品进行定价。一般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很容易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习惯性的标准。符合其标准的价格容易被客户接受,偏离其标准的价格容易引起客户的怀疑。高于习惯价格会被消费者认为是变相涨价;如果低于习惯价格,消费者会怀疑质量是否有问题。
因此,这类商品的定价应力求稳定,尽量避免价格波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不得不改变价格时(如原材料涨价),应采取改变包装或品牌等措施,减少消费者的抵触情绪,引导消费者逐渐形成新的习惯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常用于食盐、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这类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大,竞争不激烈,而且这类产品的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比重很小,所以是必须的、正常的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