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策划,如何做好一个涨粉的活动推广策划?
新媒体运营和活动策划能力是一项关键技能。优质活动和劣质活动;就是高阶操作和初级操作的区别。
活动策划,无论是流量还是转化。
在策划一个活动之前,你首先要明确你活动的目的;
做活动无非是五个目的:
①“拉新”:增加访客、粉丝、用户。
②“推广活动”:某项功能的日活跃、月活跃、日活跃。
③“品牌”:包括微信指数、百度指数、微博指数、话题阅读、媒体传播。
④“转换”:付款人数、新增付款人数、总销售额、总已付订单、人均客单价。
⑤“留存”:第二天,第三天,第七天,第三十天。
目的确定后,再为活动设定一个合理的期望值。
首先,你的竞品指数是多少?
是很多活动策划人非常容易踩坑。原因之一是他们不了解市场,盲目设定一些不切实际的活动预期。
二。过去活动的指标是什么?
除了了解竞品,还可以了解以往的活动数据。同样的产品,同样的资源配置,你可以把指数定得比过去的活动高10%~20%。
从以往的活动数据来判断基本准确。
总之,计划活动目的模块是一个多维度、可量化的活动指标过程。目的拆解得越仔细越好。便于后续复查清楚的知道哪里可以优化。
确定目的后,还要了解市场需求。其次,想想这个活动会给你带来什么价值。
那你得先想想活动的背景:
“为什么要做活动”
“这项活动对产品有什么价值”
一般活动主要基于四个维度来找“为什么要做活动”
①产品数据:
包括下载量、日活、月活、留存率。如果运营电商产品,有销售额、订单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
当你发现上述产品数据大幅下降,或者你想重点提升产品的某项数据指标时。不妨做个活动改善一下;
(活动的背景大多来源于此)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项数据都是相互关联的,要从全局考虑数据之间的关系,再决定活动策划。
比如我要提高销量,那你就离不开它。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等数据优化提升。
②市场热点:
如果平时你的微信官方账号图文打开率只有30%,
然后基于网络热点,很容易达到80%的打开率。
甚至更高形成爆款文章,这就是微信官方账号火热的市场运营的价值。
同时,还有两种类型的热点
第一类是可以预测的,比如春节,情人节,这样的节日。
第一类是不可预测的,比如中国男足进世界杯,这类突发事件。
前者属于需要关注和利用的活动策划同行,后者取决于自身的灵活性。
但是,一般情况下,活动策划;大多数人使用可预测性来计划活动。
③竞品动态:
通过对竞争产品活动的深入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定性地识别有效的活动类型,
如果你能定量给出竞品的活动效果数据,我相信你基于竞品写的背景说明会更有说服力。
利用竞品的动态来做活动决策,因为这符合大多数领导者的决策习惯“市场上有没有类似的成功案例”
④目标人群:
有时候我们做活动只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从而提高用户对产品的行为数据。
前面,当大量用户发出非常强烈的请愿声音或者某个趋势出现在数据中时,我们可以用活动来验证这类人群的需求。
后者是因为某一群人在产品上的活跃度,对产品有很大的商业价值,推动了核心数据。值得为他们分别策划活动。
定义活动背景:根据可预测的热点和目标人群规划活动
那些前面已经确定了,活动主题还需要确定。
一个活动是否足够好,参与者是否足够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活动是否有吸引力。
判断一个活动主题吸引人的标准:
吸引人的活动主题通常能在5秒钟内吸引目标用户的注意力,
同时,你可以清楚地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他们可以迅速开始参与活动,
同样吸引人的活动主题,主要思考四点。
①用户画像:
你的产品的目标群体是谁?
这个活动的用户是谁?
从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城市、收入、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学历等维度划分人群信息。
②产品购买点:
每个产品的服务都应该有相应的目标用户使用案例。
用户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期间遇到过什么问题,我们的服务给他提供了什么帮助。
卖点是你众多服务中最有差异化或者最漂亮的一个,可以成为你活动主题的优先元素。
③市场热度:
蹭热点、蹭名人是提高活动关注度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在策划活动的时候,请想一想当前时间段内有哪些热点可以同时发生。
或者题目中可以引用哪些名人,或者可以对比替代服务中的哪些爆款。
④用户痛点:
所有优秀的观点和文案都不是空。只有深入洞察用户的痛点,才能真正相处解决他们的问题。
只有产生共鸣的话题,才能让用户做出阅读、购买、传播、收藏的事情。
在思考活动主题时,如果能从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切入,基本就过关了。
一项活动的合适时长是多少?
这里的活动时间是指活动周期。活动周期越长越好,前提是你有足够的素材支持。
①电子商务活动:
时间段一般在10~15天左右,像双11这种比较长的要30天,每天有1~2个新的活动页面上线。
②工具类产品:
用于提高产品留存率的活动周期可能是四分之一甚至更长。
③社区产品:
如果只是话题活动,大概需要1~3天。
④内容传播:
活动周期一般在15天或7天左右。
活动时间确定了,还有活动形式的选择。
转换结束:
●红包,保护满或减红包,无门槛券,返现券,充现金红包等。
●折扣券,有上限设置和品类限制等。
●新手特权、预约等。
●兑换券,课程兑换券,权利兑换券。
●虚拟服务、会员、积分、流量包等。
●实物,苹果产品、香奈儿包包等硬通货实物除外,只要是用户在某个场景下最需要的,比如情人节的玫瑰,都可以出来。
流动侧:
●弹球,但是当你和N个人打完弹球,就可以享受产品的优惠折扣。参考品多多
●砍价,让用户把活动页面分享到社区和朋友圈。当它的好友在平台注册,第一笔一定金额的砍价就完成了。还是参考品多多?
●秒杀,提升用户活跃度。电子商务是标准。每天在不同的世界点设置超低价商品的购买活动。
●抽奖。完成某一行为的用户可以参与抽奖。每多一个人,增加中奖概率。
●满赠。当用户的行为数据达到一定值时,就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奖励可以是实物奖励,也可以是虚拟奖励。
●类电商,类似于满赠的游戏。比如你买手机,我送你充电宝,耳机,钢化膜等等。淘宝有很多这种东西。
不是以上所有的活动,不同的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式。
此外,活动形式的运用策略十分巧妙,
确定活动形式有四个特点和三个原则,必须遵循
活动的四个特征:
1。存在一个阈值
人们通常不在乎太容易得到的东西,
为了获得参与互动的机会,用户需要完成指定的行为、
比如注册、互动、转发、美颜、点赞、购买、晒单、拉好友帮忙等等。
2。概率
不确定性可以让用户对参与活动产生悬念和期待,
相比于确定性奖励,这种令人兴奋的竞争氛围和这样的不确定性更容易调动用户的参与意愿。
比如抽奖,秒杀,1元抢宝,摇一摇,大富翁,老虎机。
3。有反馈
交互结果如何并不重要,用户处于什么阶段也不重要。是的,用户应该在参与交互时给出结果反馈。
4。有趣的
这是互动的常见红利。你的互动场景设置的越好玩,用户就越愿意在活动中花费更多的时间。
3活动原则:
1。根据作业目的选择活动形式
如果要提高客单价,那么在活动形式上优先考虑的应该是满减和打折券;
如果想增加产品流量,应该优先考虑受众广泛的现金红包和实物奖品;
如果想提高转化率,那就用新手特权相关的形式。
2。根据用户的生命周期选择活动形式
对于新用户来说,快速让他们逃离新手期,对我们运营来说非常重要。
对于成熟用户来说,用户的ARPU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运营指标。
所以在策划活动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用户阶段设置不同的形式,提高指标增长的效果。
3。完善您的活动表单规则
如果你选择非物质形式的活动,
然后,你还需要从用户范围、品类范围、区域范围、渠道范围、时间范围、付费范围、排除范围、有效范围、名称九个方向来说明活动的使用规则。
示例
根据以上知识,基本可以确定一个活动:
活动背景:
随着祖国的强大,人民的爱国素质也在逐步提高。
本次活动准备以国庆(热点)爱国情怀为主题,赠送爱国礼物。(用户痛点)
活动目的:
新的/活动的
活动主题:
“最深情的国庆爱国送礼,100%中奖率”
活动时间:
7-15天
活动形式:
一等奖XXXX,二等奖XXXX,三等奖XXXX,安慰奖100%中奖率意味着任何参与抽奖的人都将获得两面小国旗和一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两个人抽一次,想再抽一次可以抽一个人。
当你确定了活动的目的,主题,时间,形式,礼物,
剩下的就是活动推广渠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