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用户粘性,提高用户黏性的3大技巧?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粘性。准确地说,它被称为PBL模式。
这种模式在游戏产品中应用广泛,是一种游戏思维。
但在其他类型的产品中,这种模式也可以用来提高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
一个
什么是PBL模式?
那是PBL点。
徽章就是徽章。
排行榜就是排行榜。
一、积分
游戏化的积分使用方式有哪些?
1.有效评分,告诉玩家自己做的有多好,玩一个游戏后得到多少经验值,告诉你玩的有多好,达到后可以升级多少经验值。
2.确定获胜状态,获胜后获得经验值奖励,乒乓球比赛中得分。
3.在游戏进度和外部奖励之间建立联系。
4.提供反馈并想象每一个进步点。
5.成为对外展示用户成果的方式,积分成为参与者地位的象征。
6.为游戏设计师提供分析数据。
二。徽章徽章
徽章系统有五个目标特征:
1.徽章可以为玩家提供努力的方向,对激励玩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徽章可以为玩家提供一定的说明,让玩家知道在系统中可以实现什么,系统是用来做什么的。
3.徽章是一种信号,可以传达玩家关心的是什么,他的表现如何。
4.徽章是虚拟身份的象征,是游戏化体系中对玩家个人历史的肯定。
5.徽章可以用作小组标记。
徽章是一种视觉上的成就,现实中佩戴在身上作为身份和职业的标志。
进入游戏后,表现出身份的作用。这里的身份是微博的认证,结合身份原有的成就感,代表荣誉、成就等情感信息;还有表示用户完成了某种行为和成就的表现。
一般来说,简单、直接、清晰、醒目。用用户在游戏中的行为来获取,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这样,一个功能在被获得之前,就被扩展为指导用户行为,作为用户努力的目标,而被获得之后,就成为虚拟身份的象征和炫耀的资本。
根据徽章在不同时间点的作用,设计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更好地发挥预期的作用。
获取前,告诉用户获取的方法和差距;
给予尽可能多的成就感,激励,分享等。当你得到它的时候尽可能的多;
被收购后,可以作为看得见的资本,让用户炫耀。
三。排行榜
排行榜可以让用户知道自己的水平,并给出一些反馈。
如果用户能看到自己在努力之内就能登上排行榜榜首,这就是强大的推动力。
但如果排行榜太多,大部分用户会沉到排行榜的底部,削弱用户的士气。差距太大,即使努力也不会带来什么改变,反而会带来无力感。
对于这类游戏,很多游戏都拿出了各种属性的排名,比如时间维度,周月永远,不同排名属性,服务器排名,帮派排名等等。,以及带有社交属性的好友排名等。
lucking coffee的CMO费阳在混沌大学公开课上提到了PBL的应用。他说:
想让用户留下来,就要有会员运营意识,应用游戏化思维的一套理论——积分、勋章、排行榜。
首先,用积分沉淀用户,增加用户使用时间,提高用户粘性。
在中国做这个最好的应该是信用卡和航空公司空公司——用信用卡送积分,用里程换积分。
勋章其实是积分的集合,是视觉上的成就。
我常说,所有的创意都可以分享,就像王者荣耀会有很多勋章吸引用户玩很多游戏一样。
2
不是游戏类的怎么做?
比如你打车,大部分人不会合乘。
但是,如果你今天撞上了这辆曾经是G20峰会用车的专车,那么给用户一枚勋章,用户很可能会在朋友圈炫耀。
排行榜尤其适用于竞争性推广或基于价值的展示。
比如:微信运动列表
Luckin最近的“百万大咖”活动,消费者一周买7件就可以分500万。
用户可以实时看到自己的消费情况,是否达到了任务目标,而且这个活动每周的数据都在增加。
以上是费阳对PBL的一些看法和见解。他的主要观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游戏化的思维来保持和提升频率。
留存的意义是防止用户流失,提频的意义是增加用户频率,也就是增加活跃度。
三
如何应用PBL模型?
下面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介绍PBL模型的应用:
1。建立用户会员制度
在许多情况下,PBL模式被应用于会员制的建立。
比如腾讯QQ会员的会员体系就采用了PBL模式。
首先,充值会员会有一个基础水平,每天都会涨几个点。上升到一定数量后,就会有一个等级。所以在qq会员体系中,每天的成长点就是PBL的积分,等级就是PBL的徽章。
2。产品设计中融入了PBL模式
例如:保持
在APP“KEEP”中的“我”页面,有一个明确的入口叫徽章,里面包含了很多徽章。
例如,如果你连续训练5天,你将获得一个徽章,如果你第一次冥想,你将获得一个徽章,如果你冥想3次,你将获得一个徽章。
这样的设计就像是把每个任务设置成一个关卡,然后用户通过突破它的模式获得奖励。
那么,为什么很多app都乐于搭建这样的模型系统呢?
其实重点是用一个量化的系统来衡量用户的行为,量化的目的是反馈给用户。
以keep为例。我们都知道,除非有很强的自驾能力,否则每个人都很难健身和运动。
其实人类在自然界是活跃的,发自内心的有着强烈的发展欲望。但外部环境必须支持,否则会阻碍这些内在激励的发生和奇效。
所以有时候驱动用户做一件事,不仅需要用户的内在驱动力,也需要外在驱动力。
PBL模型以游戏化思维和量化行为的外部驱动的形式给予用户外部驱动。
3。用户操作
我们最终服务的是使用产品的用户,所以PBL模式可以很好的应用在用户运营上。
比如在QQ的用户操作系统中,为了提高好友的交流频率,设置了火花、小船、巨轮等三个“徽章”,鼓励用户在QQ上交流,鼓励用户在QQ上有更多的互动。
我们也可以将PBL模式应用到社区运营中。
例如,我们可以在社区中设置每日打卡,因此每天打开获得的积分就是PBL模式中的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值后,可以给用户打赏,也可以设立排行榜激励用户。
PBL模式只是提高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的底层逻辑。
我们可以通过PBL模式,结合自己的产品类型和用户特点,建立自己产品的用户会员体系、用户激励体系等等。
所以这种模式不能生搬硬套,更多的是复用,也就是说可以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