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推方式解析,如何合理利用3种地推方式?
前两天早高峰经过高新园地铁站的时候,看到一片美丽的黄色风景。一看,原来是某产品的推送团队。黄色卡片,黑色大字挺醒目,但文案是“颈椎痛,腰腿痛,叫我就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由于前两天刚颈椎疼,想找个合适的按摩店,一时心动。但是因为时间很赶,所以不想问。是的,如果广告牌直接写明找谁,那我可能会回去搜一下。
(因为没有提供产品名称,只能搜索广告语,当然找不到。)
出于职业习惯,我当时就在想,什么样的宣传能有更好的效果?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今天我想说的是三种最常见的地推方式:传单发放、喇叭广播、标语牌展示。
第一,传单分发
这里的传单发放不仅包括单页,还包括夏季的粉丝和折扣券。一般3-5个人会在人比较集中的区域一对一的分给路人。散发的传单一般内容丰富,包括产品名称、LOGO、广告标语、服务产品、激励措施、地址、二维码等。
(1)选择发传单这种形式的,多是附近的商家和针对白领的产品
一般来说,采用这种方法有两种方式:
- 附近的企业。像高科技园区这种上班族特别集中的地方,除非新开的店铺在非常显眼的位置,否则仅靠自然流动很难吸引大量人群。所以在人比较集中的地铁站进行宣传是比较好的选择。
- 用户位于办公族。像年轻人租房,价格比较高,强调某种品质;如前所述,坐在久坐的电脑前的人,会出现“颈痛、腰腿痛”等症状;甚至在惠州和中山都有房子(这可能是高收入的程序员,哈哈)。
(2)传单分发已经有了很多进化版本,我们为了效果不遗余力
有几个散发传单的好例子:
- 传单本身在形式上是创新的:像过年发红包,说“新年快乐”,我想大多数人不会拒绝。或者派发好看的明星片或者书签。我看到了分发的信封。这个要看商家的创意和投入成本。
- 语音分配的创新:前面提到的“新年快乐”可以算是一种。另外还有“鲜果,扫码五折,只限一天”之类的。我相信一般商家会要求宣传单经销商口头传达,但大部分可能不会执行。
- 配送员的整体形象创新:曾经看到一家健身机构的推楼员着装,不张扬的土色调带一点橘色,一条很破旧的腰带和帽子。一看就是正规机构,人员管理也很到位。分发传单时,没有必要堵塞或挡道。很多工作人员站成一排,引人注目。
第二,扬声器广播
提前录好广告后,用扩音器在地铁周围播放。
(1)扬声器广播的优势很明显,但是它不能传播更多的信息
- 优点:1。传播范围广:相对于传单一对一的形式,扩音器广播可以同时到达多人。2.成本低:虽然节省了印刷成本,但最重要的是节省了人力成本。
- 缺点:1。无法传达更多信息:一般用户只能记住产品名称和产品提供的主要服务类别,无法传达产品的更多信息。2.宣传效果无法统计:因为只是单个物品的传播,所以无法知道有多少用户在收到信息后采取了下一步行动。
(2)除了广告语言优化,如果配合其他地推方式使用,疗效会更好
- 文案优化。地铁附近有快速移动的场景,用户听到扩音器广播的时间有限,所以广播内容一定要提炼重点。某装修网的广播内容是“在装修网上,装修只要399”。传达三个信息:产品名称、服务类别和产品优势。个人觉得是个不错的口号。
- 它可以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比如传单可以解决信息传递过于简单的问题。
第三,标语牌展示
文章开头用大词告诉用户信息的方式是标语牌广告。据我观察,这种形式在地铁站附近比较少见,但在卖房广告中似乎广泛使用这种形式。
(1)标语牌被人们广泛使用,但最近被禁止了
- 优点:1。标语牌广告因为设计点多,可以很好的传达品牌的调性。2.由于其巨大的声势,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 缺点:1。没有亲切感:想象一下,如果你真的对他们的产品感兴趣,你就不会有咨询他们的想法了。2.容易被投诉或封禁:一般标语牌广告,为了达到宣传目的,会在会场附近“游街”,有时还伴随着标语,比较扰民;路边话也影响交通。并且全国各地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关管理措施禁止这种形式的广告(2016年10月,深圳针对举牌广告最多的房地产行业,禁止路边举牌广告)。
(2)举牌的形式还是玩了很多花样
- 在人员着装上进行创新。最基本的就是多几个人拿着一个牌子而已,能稍微高级一点的就是统一服装。如果说有一点创新,那就是在衣服上做文章,如下图。或者从普通路人变成超模般的美女,自然更引人注目。
- 在切入点上要有创新。在整体规划上做文章,而不仅仅是促销降价的口号。下面这个案例是从关爱健康的角度出发,呼吁大家不要做低头族。我觉得这家公司可能是做健康相关产品的。而娃娃装不仅突出品牌形象,还能以可爱的外观吸引人的眼球。所以你在推地铁站的时候,也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想想用户最关心的是什么。而不是只谈论你的产品。
三三种方法各有利弊,但都有致命的缺点。怎么解决?
(一)以上三种方法在用户转化上存在较大问题
除了是地铁站附近的业务,产品公司围绕地铁站推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如何转化用户。也就是说,即使用户被你的宣传所诱惑,想进一步了解,他们也会找到自己的位置。传单上还可以印一个二维码,标语牌和喇叭广告纯属品牌推广。
(2)“组合拳”可以解决小部分用户的转化问题
一个解决办法是组合拳。是标语牌+传单,音箱+传单,甚至三者都有。至少,用户在看到标语牌,听到有兴趣的喇叭声后,可以通过宣传单获得一些信息,甚至可能会添加你的微信官方账号,以便进一步了解。成都营销策划公司|
这里不太推荐把APP的下载二维码放在宣传单上。第一,在场景上,用户的时间是宝贵的,下载APP比关注微信官方账号花费的时间更长。第二,成本。在非WIFI的情况下,除非绝对刚需,一般用户是不愿意大量下载的。
(3)要想提高用户转化率,需要配合其他形式的土地推广,提高用户参与度
综上所述,地铁站外的地推形式其实更适合通知企业品牌推广,最多能加少量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粉。
如果还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推广APP,我个人觉得一定要以某个定点活动(比如路演)为载体,以地铁站推广作为定点活动的宣传方式。也就是说,你需要一个载体,让用户站着不动,花几分钟听你讲解或者试用这个产品。就像之前的一个游戏玩家,午休时在写字楼下做路演,让用户体验产品。早上和中午可以在地铁站外以推送的形式告知用户这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