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渠道怎么样,名词解释及模式分析?
传统互联网营销经过PC 1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产业链的成熟必然导致微笑曲线的延伸,以及与其他产业链的衔接。
一方面,产业链的日益成熟会降低企业对未来成长的预期,企业有向外延伸的动力;另一方面,产业链的成熟意味着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经验等的积累。,使跨域链接成为可能。
今天,行业最好的延伸方向自然是移动互联网。其中最主流的领域是短视频和自媒体。
这些领域对用户和品牌来说都很年轻。正所谓得用户者得天下,品牌必须占领这些主流渠道。只有在内容创意、营销渠道、表现形式上迎合用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一个
移动互联网下的主流营销渠道,正以网络舆情的身份进入各行各业。在我看来,目前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家都是粉丝。
猪能在风口上飞的案例太多了。只要踩在风口上,那些所谓的品牌、产品、人才、技术、质量都是浮云。
这是一个人人都是粉丝的时代。如果你不知道,你会错过的。风一吹,先动手。
只要赶上平台的流量红利,一个随手拍的低质量视频也能获得大量曝光。在平台算法的推荐下,视频可以被更多认知标准相同的用户看到。5分的视频,这些用户可以给8分甚至更高。
一个个爆炸案就这样诞生了,在各个细分领域创造了不少红人,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围观者加入游戏。就这样,一条“垃圾邮件”产业链被成功孵化。
传统互联网营销也存在这种现象,最典型的就是B2B平台的产品信息发布。
基于权重优势,早期的B2B网站可以借助产品页面的长尾词排名,为商家带来免费的搜索流量。因此,各公司纷纷招募专人在B2B平台上批量发布产品信息。有些企业为了节省人力成本,甚至直接给销售人员制定相关考核指标。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产品页面曝光,在发布信息时会通过在标题和描述中叠加关键词来获得排名。这类信息虽然质量低,但是前期还是很有效的。
核心原因是早期用户对信息质量的标准和要求不高,整个行业都一样。潜移默化之下,用户早已习以为常。
2.真正赚钱的是卖铲子。
风口上,当别人都在急着挖金矿的时候,你可以做那个卖铲子的,这样才能保证稳赚不赔。
每当你挖金子的时候,你都需要工具,而对于那些提供铲子的人来说,这个行业没有新闻效应。但是,只要采金前端市场需求足够大,后面就一定有铲子。
以短视频为例。整个机器人智能装备行业很多企业连市场部的基础岗位都没有,更别说找个会玩短视频的了。
我不知道,但我不能错过这个窗口。边学边做吧。
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明显,会引发品牌寻求外包团队的支持。这将直接惠及提供短视频培训、买卖资料、运营服务、刷平台数据等服务的商家。
只要前端市场需求不消失,总会有空提供商的增量。严格来说,他们才是真正赚到第一波钱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互联网营销时代的市场需求增速正在踩刹车,服务商开始将服务延伸到移动端。
因此,移动市场至少有一半的服务商是由原来的传统互联网营销阵营转型而来的。
本质上,逻辑是一样的,只是平台的规则和形式变了。服务商只需要花一些时间重新理解平台的规则,然后应用原有的理念和思路,对服务进行翻新和销售。
3.营销成本上升。
当一个品牌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必然需要付出试错成本。首先,如果团队缺乏经验或专业指导,就会变得不专业。缺乏专业性会更容易在项目执行、团队或服务商选择上做出错误的判断,这就是成本。
在企业的长期战略方向上,这些成本不值一提。这些投入既是成本也是资产。用试错的成本去打磨内部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流程体系,是品牌资产升级和强化的另一种形式。
4.营销工具的变化。
市场部是一个复合型部门,需要承担品牌、策划、运营等多个部门的职能。从这个角度来说,成为公司市场部的一员,至少可以说明你是一个综合能力很强的人。
基于这样的背景,那些在外人看来比较新鲜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大部分只是新瓶装旧酒。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私有域流量”。其实私域流量这个概念早在传统的互联网营销时代就已经流行很久了,只是当时没有这么时髦的词来形容,或者大家都觉得这个概念太基础,不值得为它披上漂亮的“外衣”。
我们可以回头看看传统互联网营销时代流行的论坛,QQ,QQ群,手机号。这些都是当时品牌用来进行私有领域流量的载体。只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迁移到了微信、微信群、微信官方账号。
二
从前面四个角度分析,移动互联网下的营销渠道和形式是传统互联网营销的升级版。
在新版本中,专门针对内容载体(手机)进行了“产品”体验的升级和优化,让用户以最自然、最舒适的方式使用品牌的“产品”。
不可否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将是品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方向。除非在下一次产业升级中能找到新的替代品。
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成为了品牌方的主角,而传统互联网的“产品”成为了奔跑者,这将对品牌方应对不确定性的附加抗风险能力起到补充作用。
近年来,行业内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竞价效果差、广告费用上涨、SEO转化率低、B2B平台客户质量低、新闻稿没人看等问题。就连品牌最重要的营销阵地线下展会也受到疫情影响,不得不削减预算。在种种现象的刺激下,企业正在进一步加速将营销渠道向移动端转移。
商业趋势一旦形成,就不可逆转。那么,传统的互联网营销渠道就没有机会了吗?在我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1.流量
可以预料的是“品牌方一时有些纠结”。
自2020年6月起,智能装备行业进入新一轮市场需求爆发期。企业订单需求和营收规模成倍增长,两个季度完成过去一年营收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是在营收增加的同时,成本也在上升,主要包括芯片、材料、人工、物流等各个方面,这意味着企业的利润率已经到了近年来的低点。
这个行业进入了虚假的繁荣。同时,当利润率下降时,企业在市场上会变得更加保守和克制,部分企业也会面临资本方带来的压力,加剧了品牌方的心态。
品牌要面临一个选择:“是否有必要保留不像传统互联网营销那样“赚钱”的渠道?”
当然,“不赚钱”不代表营销渠道不能带来效果。而是随着市场趋于饱和,需求增速放缓,自然转化效果不如预期。同时,以品牌形象塑造为目标的营销往往因为对结果判断不佳而被忽视。
在我看来,传统的营销渠道绝对值得继续投入。只需要做减法,进一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频道。
以百度搜索为例。目前日搜索量仍在上亿单位,百度APP的流量也在近两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百度PC和移动本身的数据是贯通的,也就是企业有机会同时享受两个端口的流量。这绝对是品牌不能放弃的营销渠道。
知道流量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处理。品牌在竞价、SEO、信息流等方面的投入。只起到引流和曝光的作用,却不能靠这些方式留住用户。
在这个过程中,品牌需要结合移动端的特点,升级运营思路。业内最常见的方式是将用户定向到微信官方账号,然后在微信官方账号中连接官网,这样两个平台之间的流量就可以互联互通了。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思考,寻求突破和创新的机会。
2.内容
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短短几年,用户早已习惯在移动端获取信息。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习惯,品牌还会让营销资料更具移动性。
比如升级到可以适应各种屏幕尺寸的响应式官网,制作更适合移动观看的竖屏宣传片,基于手机场景策划打造各种创意H5等。
这背后是行业走向成熟和专业化的表现。品牌对用户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用户的体验会直接影响品牌形象和行业口碑。
正是因为行业进入了良性发展期,不再是前期靠小聪明或者价格战就能抢占市场的初级阶段。企业想在行业内立足只有靠真本事,靠你的产品力、创新力、品牌力赢得市场。这是品牌方开始重视品牌和体验的核心原因。
除了品牌方不断超越用户体验的方向,平台方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提升产品在移动端的竞争力。
以阿里巴巴为例,除了前端产品页面的浏览体验逐年提升,后端针对商家的功能服务也获得了更加高效便捷的体验。用过千牛的人都会知道,商家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可以通过手机运营管理店铺了。
转到另一个角度,不久前,Tik Tok推出了网页版。网页版中很重要的一个板块是创客中心,和阿里巴巴的卖家中心性质相同——是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管理服务。
Tik Tok之所以上线网页版平台,除了想在PC端抢占搜索市场,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为专业工具提供更专业的使用场景。
其实手机的体验再好,有些场景的体验和效率都不如PC,就像工程师只愿意在电脑上看图纸一样。
PC端载体在内容层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面对功能性大、复杂度高、专业性强的内容,更是离不开PC端。
产品属性不仅决定了品牌在营销渠道上的选择,也决定了用户在使用渠道上的选择。成都营销策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