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品系统,产品系统设计的分类和定义解析?
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产品服务体系,包括产品服务体系的定义、方法、工具、步骤、优势和相关案例。借助本文描述的PSS方法中的产品服务系统图和服务蓝图,可以进行全面的服务系统设计。PSS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率,拓展业务领域,增加用户与产品和服务的互动性。
01产品服务系统背景
当今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推动了经济模式的转变。现代工业设计的核心从产品造型设计转向为产品和服务的集成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信息时代,随着云技术、物联网技术、去物质化等新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效益和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产品上,正在慢慢向硬件产品和软件服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地借助“外力”来实现产品成型,如图1所示。
用户更看重产品带来的服务和体验。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的使用需求和情感需求,对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进行整体规划。越来越多的厂商从产品拓展到产品使用、维护升级、配件市场等。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PSS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2产品服务系统
2.1产品服务体系的定义
产品服务系统(PSS)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时提供销售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关注目标用户的非物质偏好,满足用户需求,将产品和服务整合成一个系统。PSS是一个预先设计好的系统。这是一个创新的战略和不断发展的概念。它围绕产品服务体系的目标,构建可持续的服务架构和必要的网络。这个系统消耗更少的能量,合理分配更多的资源,更加环保[2]。
2.2产品服务体系分类
根据主导因素,分为产品导向型PSS、使用导向型PSS和结果导向型PSS。根据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程度,可分为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满足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3]。
比如我研究的高校自助打印服务系统,就是一个面向使用的PSS,服务在系统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共享一体机打印服务机,可以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建立共享的打印服务中心,而不是每个用户拥有一台一体机。同时,从产品和服务的整合程度出发,属于效率提升和需求满足并重的产品服务体系。效率提升方面,从解决排队问题入手,节省时间和成本。从需求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如印刷品、照片、优惠券等。
03产品服务系统的方法和工具
3.1产品服务体系的主要步骤
PSS是从传统设计领域演化而来的,其方法和工具也来自交互设计、产品设计、UCD设计、设计管理等学科,过程类似。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后,笔者总结出PSS的整体流程包括六个阶段:项目准备、需求和产品服务战略定位、概念生成、设计和可视化呈现、原型测试和改进、产品服务体系生成和实施。
3.1.1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的准备阶段包括客户的社会文化习惯和经济环境、用户的价值观、需求、行为习惯、与产品的接触、情感诉求,以及现有的资金、技术和工具、项目目标、项目持续时间、限制因素、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等。通过观察、用户访谈、角色档案、角色扮演等方法,了解相关对象的体验,进而整理收集到的反馈数据。
3.1.2需求定位阶段和产品服务策略
在这个阶段,进行设计方向和服务策略定位的工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项目的主要需求和机会,确定需要满足的产品需求和产品服务策略。在定义需求时,我们需要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定义,不仅仅是目标用户的需求,还要从整体上追求共同的体验。这一步常用的方法有:鱼骨分析、PEST模型构建、量化需求等。
3.1.3概念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生成相关概念。可以邀请利益相关者加入,分享之前的数据和研究进展。协同创新是产品服务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整个项目团队思想开放,产生大量的概念性想法。设计团队可以运用头脑风暴、身体风暴、头脑风暴后整理零散点、连接亲和图、体验草图、思维导图等方法构思概念。
3.1.4设计和视觉展示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综合概念生成阶段获得的思路和概念,完成概念的选择、组合和优化,以及方案的评估。可以利用卡片排序、诊断性评估、启发式评估等方法,对上一步产生的大量想法和概念进行筛选,从可行性和可用性的角度进行评估和选择。在直观呈现产品服务体系时,可以使用以下工具:接触点图、服务蓝图、系统图、客户旅程图(如图2)等等,这些工具分析了客户与服务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呈现产品设计时,通过草图、二维方案表达、心情板、建筑模型等。
3.1.5原型测试和改进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不仅限于设计团队,还需要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加入进来。设计师倾听他们的观点和建议,分享团队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让参与者提前修改草图、测试可用性、模拟体验,找到关键问题,进一步优化产品服务体系中的服务和产品。有时,第四步和第五步可能不只执行一次,而是迭代执行,经过反复设计和修改,以达到最佳效果。
3.1.6产品服务体系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实施最终计划。根据最终的服务蓝图、业务计划、产品和服务设计文档等。,该项目将得到实施。
所有这些步骤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产品服务设计的结束。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整个产品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变化,需要整个产品服务体系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保证优秀的用户体验。
3.2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常用工具
3.2.1服务蓝图
蓝图技术是一种服务创新方法,它借助服务流程图直观地展示服务过程和描述服务系统,使虚拟服务具体化、可视化。如图3所示,服务蓝图包括四个部分:实物/服务证据、客户行为、前台联系员工行为、后台联系员工行为和支持流程,以及三条线:外部交互线、可见性线和内部交互线。
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创建蓝图:
站在客户的角度,大致构思服务流程,定义系统对象;用流程图来表达用户的动作;画交互线和可见性线来说明前端交互、后端交互和流程支持,最后添加服务证据[4]。
3.2.2产品服务体系的分层方法
PSS层方法通常适用于早期规划,通过九个主要元素层和系统呈现服务系统的基本框架。图4是产品服务系统分层方法的示意图;
3.2.3系统图
系统图/系统平台广泛用于描述系统中参与者、物质和信息交换流的概况。通过系统图,可以直观地展示系统如何工作,资金和能量如何流动,信息和物资如何交换,以及用户如何与系统交互,如何组织和管理资金,物资如何流通,相关参与者如何参与等。图5为城市独居老人餐饮产品和服务体系示意图[5]。
04产品服务体系的优势
从企业层面,可以提高企业的战略定位,拓展业务领域和业务范围,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企业与用户的互动可以延伸,获得可持续的利润,提高用户满意度。
从社会层面来看,PSS可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用户和企业的共赢,优化系统规划和配置,增加互动和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产品服务体系更加系统和有计划、合理和高效,有效降低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公共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和人类发展的共同利益。
05相关案例举例
5.1易到共享出行服务系统的概念
如图6所示,易到用车平台是一个拼车服务的网络平台。这个服务系统提供用户偏好设置、检索、路线定位、匹配、移动支付、安全监控、反馈等服务。,方便用户拼车[6]。
5.2哥本哈根车轮计划
如图7所示,该计划通过附加增值服务收集出行信息,丰富骑行体验,分享用户需求,从而促进产品销售。
5.3共享车辆的设计
如图8所示,合乘-移动服务系统的设计综合考虑了系统的各个方面,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