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业模式策划 品牌策划 招商策划 营销策划 合作案例 新闻中心 关于
17716130683
TOP
成都营销策划公司|奥迪广告抄袭太掉价,但在全球十佳中,它却超奔驰、宝马获第一!

奥迪广告抄袭太掉价,但在全球十佳中,它却超奔驰、宝马获第一!

微大脑咨询科技通晨邑

奥迪、刘德华、广告抄袭,这些关键词同时组合成一条信息,想不火都挺难的。本周末“奥迪广告抄袭”热搜成功。评论区出现了一些对偶像和喜欢的品牌的哭喊,也出现了创作能力不足的情况。事情的来龙去脉网上很多,车主就不细说了。

然而这一次,英国媒体“Autocar”抢热点的能力“秀”了出来。消息一出,他们迅速评为几十年来世界上最强的汽车营销创意。结果,刚刚在中国“翻车”的奥迪,居然排到了第一,并在80年代通过优秀的广告口号,从“二线豪华”走向头部阵营,与奔驰、宝马形成三驾马车。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无论是英国媒体《Autocar》还是北美的超级碗,2000年之前的广告创意得分普遍高于之后。评委认为营销方式的高明在于与品牌调性的重合,在于让观众眼前一亮的高明。现在的一些广告过于生硬,过于注重画面质量,而忽略了创意本身的魅力。

奥迪:科技进步

80年代初,奥迪被定义为平民豪车。它的影响力和奔驰、宝马不一样,直到Quattro的巨大成功才改变。英国BBH公司负责新车的营销策划,创意总监约翰·赫加蒂在奥迪工厂找了几天灵感。

他在一张褪色的海报上发现了一条旧的内部消息,大致意思是“通过技术取得进步”,传达了德国制造的高质量。约翰·赫加蒂后来说:这个广告口号说明了一切,但它似乎什么也没说。它只是成功地抓住了人们的想象力。

时至今日,这句口号的衍生含义依然存在于奥迪的全球营销体系中,在美国意为“创新科技”,而在中国“科技启迪未来”几乎家喻户晓。相比优秀的前辈,广告“翻车”后,奥迪确实需要反思。

梅赛德斯-奔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设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设计)

二战期间,奔驰的工厂遭到了猛烈的轰炸,直到50年代中期才逐渐恢复。当时的代表190 SL和300 SL实现了一窥究竟。“设计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汽车”成为了当时奔驰的口号,并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使用了几十年。

直到90年代,这个口号才逐渐被放弃。有两种说法:一是落后。40多年过去了,口号已经与品牌形象不符;另一个是雷克萨斯带来的压迫感。1989年的LS400在当时更加惊艳。据说让奔驰大吃一惊,甚至直接推迟了W140的上市计划,做了更多改进。

至于今天,相比宝马和奥迪,三叉戟星可能更能代表奔驰。这个沉淀了一百多年的Logo,有太多的故事要讲。

宝马:终极驾驶机器

20世纪70年代初,鲍勃·卢茨成为宝马的销售和营销总监。当时,美国人担任德国公司的高管并不常见。面对像凯迪拉克、林肯这样在美国市场普遍被操纵的竞品,他希望以更独特的方式树立品牌,最终通过“终极驾驶机”收获销量。

这个广告词表达的很直接,更重要的是,它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和大多数竞争对手为了舒适而做出的妥协相比。即使在今天,打开宝马(北美)网站,“终极驾驶机器”的口号依然显眼。

路虎:最好的4 x 4 x far(最好的越野车)

路虎一直在宣传其“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的能力。在早期,它使用了诸如“到处都是车辆”、“英国最常见的车辆”和“没有崎岖不平的地面,就没有艰苦的工作”等口号。直到1986年,路虎才推出了一个经典的电视广告,广告中一辆路虎在一个近乎垂直的236英尺高的大坝上,并配有经典战争电影“迄今为止最好的4 x 4”的画外音。

这个口号偶尔会用在路虎的广告和项目演示中,但现在路虎的主要口号是Above Beyond”,随着产品的不断进化和复制,品牌含义也在发生变化。

沃尔沃:为了生活(为了生活)

1999年,被福特收购后不久,沃尔沃就用了这句简单又巧妙的广告语。玄机在于,它将沃尔沃的安全、耐用等特点与车主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确,这些优势的主要目的是活下去。

“为了生活”一直是沃尔沃汽车的主要口号,甚至在与吉利易手后也没有改变。直到2018年再次升级为“行动自由”,可以随时随地行动,但前提条件仍然是可持续的安全方式。这次加入了环保的概念。

凯迪拉克:世界的标准

凯迪拉克的这句著名口号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908年,皇家汽车俱乐部授予凯迪拉克久负盛名的杜瓦奖杯,以表彰其高度标准化的制造工艺。当然,标准化成为常态后,“优雅、豪华、实力”成为凯迪拉克的新命题。

更尴尬的是市场。凯迪拉克目前主要在美国和中国生产和销售。谈论“世界标准”不再匹配。而且,捷豹和沃尔沃甚至已经表示,凯迪拉克无法在各自的本土市场构成威胁。

大众:从小处着眼

20世纪50年代,大众汽车想进入美国市场,但当时美国以大型车为主,大众的主要销售车型是甲壳虫。为此,大众推出了“Think Small”的口号,强调小尺寸的优势,包括:停车方便、燃油经济性出色、运营成本低等。到20世纪60年代末,大众每年在美国销售超过40万辆甲壳虫。

该广告曾被《广告时代》杂志评为“本世纪最佳广告”。当然,我们更熟悉的是“Das Auto”,但它在柴油门丑闻后被抛弃,如今的口号更直接指向“大众”。

克莱斯勒:从底特律进口(从底特律进口)

克莱斯勒的存在感不强,但在联合明星营销方面打了一手好牌。2011年,底特律说唱明星阿姆驾驶一辆底特律制造的克莱斯勒200,主演了一个在超级碗首次亮相的两分钟电视广告,将克莱斯勒汽车城的背景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惜好看的广告并没有成功拯救平淡无奇的克莱斯勒200,说明汽车市场并不是浪漫的好莱坞电影,现实要残酷激烈得多。

福特:打造福特Tough(打造强大的福特)

“福特硬汉”在中国也为皮卡爱好者所熟悉。80年代用于F系列,不仅代表了福特强硬强势的品牌形象(应对动荡的石油危机),也象征着F系列卓越的可靠性,优于雪佛兰、道奇等竞品。

2009年破产危机后,2012年“更进一步”成为福特全新的口号,旨在体现高管和实习生,确保福特时刻健康良性的运营。

雪佛兰:美国的心跳

在本土市场被日系蚕食后,雪佛兰带着思乡之情和爱国之心推出了这句广告语。它的卡车在农场工作,卡车在公路上运输货物,乘用车接送孩子放学,这有助于唤醒雪佛兰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经典国车形象。

但是不适合海外市场。2009年通用申请破产后,2013年雪佛兰把口号改成了“寻找新路”,这和福特的“走得更远”很像,比较模糊,富有想象力。

总结:

你更喜欢谁的主意?相对于80年代奥迪标语的流行,今天的抄袭确实有些尴尬。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