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怎么做,模板及案例详解?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你在脑海中有很大的想表达自己的欲望,但是说出来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同时,我们也经常抱怨身边的朋友不能专注于他们所说的话。似乎不太容易说到点子上,表达准确。去年偶然参加了一个美国职业培训班,受到了启发。其实在我心目中组织语言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是一分钟的入门公式。适用于很多场合,比如面试的时候快速介绍经验,拜访客户的时候快速介绍自己的公司,在老板面前快速介绍自己的产品,推的时候和商家快速介绍产品等等。
我不喜欢悬念。下面直接介绍公式:
为了增强记忆力,给了它一张图。
看了上面的公式,时间比较紧的朋友基本可以意识到可以把这篇文章关掉,不忙的可以听我多说几句。我们来简单拆解一下这个公式:文字红色部分其实就是用户需要填写空的部分,基本上已经通过填写这四个空形成了公式。
读书的时候去公司赞助了一个创业活动。我们制定了一个企业赞助计划。看完之后,导师问了一个问题:你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活动解释清楚吗?当时一堆人聊了5分钟,好像也没说清楚。
看到这个公式后,再回头看看研究生老师的提问,你会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考方向。
一、解决问题: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据说我们很多产品的起源是一个有趣的想法。这个思路通常解决一个问题,比如制造一个痛点,维持一个痒点,满足一个爽点。
如果产品经理不能明确说出产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一方面产品经理可能没有想清楚自己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产品可能没有长久的生命力。这个问题往往可以在好产品的slogen中得到启发。
美团、雪球和速食龙
比如美团:美团app,什么都省钱,够粗暴吗?够直接吗?用户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产品想做什么,它解决了用户省钱的问题。
比如instant app:记录我,遇见你,瞬间,一个志趣相投的社区,能让人瞬间知道instant是什么产品吗?给用户提供一个兴趣相投的社区平台,让用户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雪球:聪明的投资者来了。看到这里,你知道雪球是一款聚集投资人的app吗?雪球类似于Instant,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
2.商品或服务: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
这个问题很容易让有实体产品的产品经理想清楚,可以是手机app,一个电子产品,一个工业产品等等。当你提供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时,这就需要仔细考虑了。
比如保险产品,其实就是一种保险服务。前段时间重疾险新规实施,网上很多保险产品都很受欢迎。如何用一句话解释这个产品的服务,其实是需要仔细推敲的。
比如一些夕阳红理财产品,其实就是一种理财服务。作为这个产品的设计者,你如何让老年人信任你的服务?相信这本金融专业人员培训手册会很清楚。
三。客户类型:是什么样的客户?
这个问题应该是所有产品经理都能接触到的,说白了就是用户画像。现在C端互联网已经天翻地覆了,一个普通用户能打出几万个标签,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你的产品设计之初,你还是需要搞清楚你的客户是谁。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口可乐也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它的用户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仅看中国,中国人口平均寿命约为74-76岁。表面上看,可口可乐抛弃了很多用户,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有些人永远年轻。总会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可口可乐只要抓住这部分人的口味,就能赚大钱。
对比最近看的一些低码平台产品,我真的不明白现在市面上的低码平台产品到底是针对谁的?是普通的C端用户,还是B端的商务人士,还是B端的IT人士。
做一个产品,想不到这个问题,会让你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发力。
四。客户好:你达到了什么样的目标,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这里的问题更像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解决问题后效果如何?
比如智慧城市建设中使用的摄像头与红绿灯联动,通过摄像头采集路况,分析后指导红绿灯的动作,哪个颜色的灯亮多久等等。,可以解决一些交通拥堵问题。效果应该是市民出行更便捷,城市数字化治理更完善,居民幸福感更高。
把以上问题想清楚,然后套用公式,应该对我们的日常工作有帮助。
其实这些概念相信大家都知道。毕竟每个产品负责人都逃不过竞争产品分析,MRD文档,PRD文档等等。上面提到的问题会在产品体验中一次又一次的涉及。这里只有这么一个公式,叫逐帧思维。
教父说:花半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有完全不同的命运。比如能在一分钟内把产品解释清楚的人和半小时内解释不清楚的人的命运就会大不相同。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文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对网络推广和引流创业感兴趣的可以加微信:Sum8687备注:文老师研究引流,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都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